2021-07-08 16:44:0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2022國考行測技巧之標點符號解選詞填空
言語科目中選詞填空是占比較大的一類題型,但是小編發現考生們在做這類選詞填空題時正確率卻不高。為了提高做題的正確率和速度,我們有必要學習解選詞填空題的方法,這樣幫助又快又準的解題,使我們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做選詞填空的方法——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介紹: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標點符號有很多,這里小編重點給大家講一個表示停頓作用的標點符號:、(頓號),(逗號);(分號)。這三個標點符號如何解題呢?在某些語境中頓號、逗號、分號是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詞語之間就是并列關系,換句話說,這三個標點符號出現詞語之間了,那這詞語就是近義詞。下面我們使用標點符號來做二個例題。
例題精講:
【例1】發展經濟并沒有錯,有效利用文化資源帶動當地社會發展也是很好的嘗試。但倘若不論真偽,抑或不顧文化自身的形態, 、強行落地,旅游未必能夠發展起來,反而可能 。它所反映出來的,恰恰是對文化缺乏認識、對建設缺乏創新的“啃古”心態。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牽強附會 勞民傷財
B.曲意逢迎 適得其反
C.偷梁換柱 進退維谷
D.附庸風雅 無所適從
【答案】A。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不顧文化自身形態”“、”可知,該空與“強行落地”構成并列,強調的是并未考慮當地文化自身形態的實際情況,而強行發展旅游經濟。A項“牽強附會”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牽拉在一起,符合文意。B項“曲意逢迎”指想方設法奉承討好別人;C項“偷梁換柱”指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優;D項“附庸風雅”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三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C項和D項。答案鎖定A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根據空格前“反而”可知,不顧文化形態,強行發展經濟造成的后果是消極的,“勞民傷財”指既使人民勞苦,又浪費錢財,符合文意。因此,選擇A選項。
【例2】歷史認識的局限性成就了歷史研究的魅力。歷史認識有局限性,才需要人們不斷拷問、修正和創新。如果研究者因此而敬畏研究對象,兢兢業業、 ,這正是歷史研究的幸事。反之,如果把歷史認識的局限性作為規避責任的遁詞和主觀臆斷的托詞,人們就會愈發相信歷史毫無 可言。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身體力行 科學性 B.恪盡職守 公平性
C.如履薄冰 客觀性 D.謹言慎行 系統性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不斷拷問”“敬畏”可知,研究者的研究態度十分謹慎,且畫橫線部分的詞語與“兢兢業業”并列,意思相近,感情傾向一致。“兢兢業業”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所填的詞語應含有此意。A項“身體力行”指親身體驗,努力實行,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B項“恪盡職守”指謹慎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語境沒有強調做好本職工作,排除B項。C項“如履薄冰”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D項“謹言慎行”指言語行動小心謹慎。二者均符合語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主觀臆斷”可知,所填的詞語與“主觀”意思相反。C項“客觀性”與“主觀”意思相反,符合語境。D項“系統性”指同類事物按一定的關系聯合起來,成為一個有組織的整體,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因此,選擇C選項。
通過上面二道題目的示范,相信各位考生對于標點符號解選詞填空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后期大家在備考的過程中,碰到類似的題目,可以直接用這個方法解題,從而提高自己的做題速度和提升做題的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