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16:29:29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申論參考要聞之“壟斷收租平臺”之風要遏制
滴滴打車、美團外賣,很多互聯網平臺走過了平臺補貼的“燒錢大戰”之后,獲得了用戶的使用粘性,并從此走上了一條——抬高服務費率,從各小微商家、車主身上攫取高額利益之路。據調查,目前網約車平臺服務費普遍在15%到20%之間,有的平臺甚至用“特惠快車”派單模式,讓司機倒貼車錢而為平臺吸引用戶。疫情期間,外賣平臺的小微商戶,普遍營業收入50%支付房租,20%支付原料和人工,而外賣平臺抽取超過20%的傭金,更加讓本就艱難的生意,又被攤薄了一層利潤。
到底是什么力量,可以讓平臺越做越大,平臺服務費率越收越高,而小微商戶和個體車主卻沒有任何議價權?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互聯網平臺將市場資源加速集中,使平臺成為了行業內的“事實壟斷”。我們都知道,一旦某個事物成為了“事實壟斷”,也就意味著擁有了獨斷定價權。這也就更印證了“寡頭虹吸效應”,平臺像海綿一樣吸附大量優質資源。
第二:用戶習慣被深度確立,用戶粘性被培養出來之后使得網絡平臺成為了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用戶已經對互聯網平臺產生了深深的依賴,于是更加速了市場資源向各大網絡平臺集中,資源的集中又加固了壟斷,無限循環使得用戶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平臺更加深獨斷定價權。
第三:小微商家和散戶、車主的“集體議價能力”弱小。眾所周知,當一方的力量得不到團結的時候,很難和其他力量相抗衡,而小微商家、散戶及個體車主,雖然同在一個平臺上服務,卻又互相獨立,完全沒有商戶之間的交流平臺和機會讓他們思考“集體議價”這件事情。使得平臺成為完全強勢一方,而商家只能妥協,否則就意味著要放棄在平臺上獲得的社會資源。
第四:反壟斷法沒有發揮出其震懾作用,鮮有對互聯網企業進行過處罰的案例。2020年12月14日,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因違反反壟斷法,分別被處以50萬人民幣罰款。但其罰款額度較低,威懾效力不足。
可見,反平臺壟斷已經是亟需解決的事情,否則,那些獲得相對壟斷優勢的大平臺繼續不斷的攫取小微商戶和各體車主的利益,甚至不斷以投資并購等方式蠶食小平臺,將會導致強者更強、企業派系化、市場資源不公平傾斜的局面,加劇社會矛盾。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發力呢?
第一,開發更為精準和智能的監管技術,對大平臺的投資并購行為實施技術監督,倒逼企業將優勢資源投向技術研發和創新。避免互聯網企業偏離主業,不創造實際價值,卻只會廣撒網投資并購。
第二,規范平臺,用行政手段調控平臺費率,防止平臺以流量費、排名費、曝光量等明目攫取小微商家的利益。
第三,制定政策保護中小平臺的市場競爭力。保護好小平臺非常重要,因為維護小平臺的利益和為小平臺創造公平發展的市場環境,有利于形成良性的互聯網行業競爭環境。讓大平臺成為鼓勵小平臺成長的鯰魚,而非一口吞掉小平臺的鯊魚。
總之,避免互聯網大平臺向“收租平臺”轉變是亟需要解決的問題;ヂ摼W反壟斷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