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公務員面試不一定要穿正裝,但一定要干凈、簡潔、大方。那么什么樣的著裝會扣分呢?今天甘肅華圖就說一說在公務員面試中那些著裝“禁忌”,希望對廣大考生在面試環節中有所幫助。
1、認為貴的、大牌的衣服就是好的
貴的、大牌的衣服不會為你的面試加分,況且除非衣服上有大品牌LOGO,否則考官怎么知道你這套衣服頂半個月的工資呢?但是有LOGO的話考官又會覺得你過分炫耀,印象也不好。
衣服只要挑布料看起來不錯,不起球不容易起皺的就可以。建議大家不要穿麻料的襯衫,洗完之后又硬又皺,就算熨斗熨個幾遍也拯救不了。這里點名批評優衣庫的麻襯衫,誰穿誰知道。不要穿顏色太艷麗、裝飾花哨的衣服。
2、拒絕過分裝飾
女生一些夸張的大耳環、太搶眼的手鏈......男生的大金鏈子都先摘掉?梢源魇直,但款式要保守一點,不要太花哨。過多的首飾會讓你看起來不夠成熟穩,還有一點,不要紋身裸露出來。
《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中沒有明確規定有紋身者不予錄用,但是《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中有明確規定,警察等特殊崗位有紋身者不予錄用。
建議女生不要做花哨指甲,最好保持純天然,男生也不要留長指甲,修剪整齊,保持指甲縫干凈整潔就可以。實在搞不懂為什么有些男生小拇指的指甲都喜歡留得巨長,是為了“打架”當暗器用嗎?
3、頭發顏色
如果有染發的話建議面試前先染回來,特別是一些奶奶灰、電光紫、神秘藍的發色。平時是你的個性,但還是要尊重一下面試這個嚴肅的場合?脊僖埠苌倌芙邮苓@些與眾不同的發色。建議面試前一兩周不要輕易換發型,以免踩雷。
不管再怎么討厭洗頭,面試前一天還是洗一下。長發的女生可以把頭發扎起來,有碎發的話可以用碎發棒整理服帖,看起來比較清爽。短發的女生頭發也要打理一下,不要太雜亂。
4、高跟鞋要選好
保守起見,高跟鞋還是選擇黑色為主,材質以啞光皮質為佳,絲綢、蕾絲之類的不要穿。跟高以3~5厘米左右為宜,不要漏腳趾。如果平時沒穿過高跟鞋的女生建議練習一下。一般高跟鞋踩在地上的時候都很響,鞋底可以貼個膠布,減弱噪音。
男生-服裝整潔
政府部門穿著偏向傳統正規: 正裝藍、灰、黑
服裝選擇三大禁忌:商標、襪子、領帶
面部: 無異物、無創傷、胡須、鼻毛
頭發: 無異味、無異物、不染彩發、長短適度
手部: 清潔、指甲、無創傷
飾品: 面試場合最好杜絕飾品。除手表以外
( 建議考生盡量不要輕易佩戴其它飾物 )
女生-清新自然
穿衣六大禁忌:
透視、暴露、鮮艷、短小、身緊、雜亂
注意身份和場合:不宜珠光寶氣或孩子氣
飾物:符合場合;少戴為佳;同質同色;習俗
女士穿裙裝的五不準:
不穿黑皮裙、不光腳穿、鞋襪不配、襪子不能
殘破、不能出現三節腿
面試備考:
最近,社區團購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前幾天還是資本熱捧,巨頭們蜂擁進場,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突然就被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點名敲打,一些供貨商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國家反壟斷的重拳砸下,一時間輿論發酵,社區團購好像成了洪水猛獸。
最有戲劇性的是,12月11日晚,業內傳了很久的社區團購頭部玩家興盛優選的融資消息終于落定,京東進場投資7億美元,但就在這前后腳,人民日報發評論說,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互聯網巨頭們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追求。
很多人說社區團購搶走了小攤小販的飯碗。事實上,不只是賣白菜水果的小攤小販,便利店、超市、菜市場,以及一些日用品廠商,都在抵制社區團購。在烏魯木齊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店主,已經成立“反社區團購”聯盟,起因是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進入當地市場后,打起了價格戰。
(來源:互聯網)
熱點模擬考場
“互聯網+”的生活模式早已深入人心,并參透在各行各業中。目前最為火爆的莫過于社區團購,有人認為這種模式能給消費者實惠,也有人擔心這種模式會搶了小商小販的飯碗。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熱點分析
當前火熱的社區團購模式并不是一種全新的模式,其實在早些年就有了“互聯網+送菜到家”服務,并且諸如“美團”、“餓了么”等APP也都有類似的服務。其突然火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瘋狂的“燒錢”補貼導致的,很多菜品、商品甚至低于了成本價。短期來看,消費者確實得了利益,但該模式也會有其弊端。因此,我們需要多方面的去看待這種模式。
👉從積極的一面來說,社區團購的火爆對目前的消費者來講可以帶來比較大的實惠,比如一元一盒雞蛋、一毛錢一顆白菜都是將優惠實實在在返還給消費者。并且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有“團長一職”,也可以創造一部分就業名額。
👉但從另一個方面去看,這種純粹“燒錢”換市場的方式并不是長久之計,最近頻繁“暴雷”的長租公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短期看“燒錢”是有利于消費者,但稍有不慎可能會形成巨大的社會矛盾。同時,在當前大幅補貼戰略之下,受損最嚴重的莫過于中小菜販這個龐大的群體。相對來講,他們抗壓能力低,在各巨頭瘋狂投入之下,只能被動挨打,有些甚至會失去謀生之路。這對于整個社會來講,又是一個巨大的潛在矛盾爆發點。
為此,對于社區團購,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摸索。
○ 第一,理性的消費觀。作為消費者,我們需要理性消費,切不可貪圖一時的便宜而盲目消費。不然最后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先補貼,后漲價的案例比比皆是。切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避免被“割韭菜”。
○ 第二,有節制的“燒錢”。拿錢去換流量、換市場本身無可厚非。但企業要做的是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提供更好的服務。在不損害廣大菜農菜販等群體的前提下,將消費渠道打通,優化配送和購買體驗,這才是平臺的立身之本,也是消費者選擇平臺的重要依據。
○ 第三,適時地監督與調控。雖然社區團購是市場經濟的一部分,但政府要用好“看得見的手”對市場進行干預。一方面,要防止各平臺的補貼變成純粹的價格戰,而影響正常的市場秩序。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資本對市場的過度控制,杜絕資本壟斷的出現。
○ 最后,社區團購這一模式對我們來講還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不能 “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毫不設防。我們需要在后期的發展中不斷的總結經驗,提升服務質量,才能將這一模式走好。當然,我們也非常希望我國的互聯網巨頭們發揮它們平臺大、資金足的優勢去發展高科技,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助力產業的升級,實現大企業的社會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