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16:23:58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眾所周知,邏輯填空題是行測言語的必考題型,也是題目數量最多的一類題。具體來看,在國考行測言語40道題中,20道邏輯填空;在2021年河南省考行測言語30道題中,15道邏輯填空題。由此可見,邏輯填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考生而言,邏輯填空題在選答案的過程中卻異常糾結。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語義輕重在邏輯填空題目當中的運用,希望達到更好的做題效果。
一、語義輕重法介紹
語義輕重法:在邏輯填空題中,我們會發現有些詞語的基本意思是相似的,但是語義的輕重卻不相同。比如“妨礙”與“妨害”這一組詞語,它們都有“阻礙”的意思,但是“妨害”相較于“妨礙”語義程度更重,側重的是損害的結果,對象常接的是“健康”。而“妨礙”側重于強調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并沒有達到損害的地步。所以當我們看到這樣類似的詞語時,應該看一看文段在表達意思的過程中用詞是重還是輕,如果文段表義輕,那么我們選詞也要與文段相對應,選擇語義較輕的詞語,反之亦如此。那么接下來我們通過例題來看一看語義輕重法在邏輯填空題中是如何幫我們解題的。
二、例題精講
例1.信息匱乏的年代,決策水平與信息量成正相關,但當信息從匱乏走向過載甚至爆炸時,決策質量與信息量間的函數曲線便開始下滑,利用繁雜信息形成________判斷變得難上加難,此時,智能化就可以大顯身手。計算智能未必能在邏輯能力上逾越人類,但其強大的處理速度卻恰好使信息過載帶來的決策困境________。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理性 煙消云散 B. 準確 迎刃而解
C. 科學 不復存在 D. 有效 無影無蹤
【答案】B。解析: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智能化就可以大顯身手”和轉折詞“但”能夠看出,該空要與“決策困境”搭配,且體現出計算智能能夠解決信息過載帶來的問題。B項“迎刃而解”指主要問題解決了,其他有關的問題就很容易解決,符合文意。A項“煙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凈凈;C項“不復存在”指不會再次出現或擁有;D項“無影無蹤”指沒有一點蹤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這三項均在強調問題徹底不存在,而文段強調的是問題能夠被解決,而不是問題徹底不存在,故這三項均語義過重,排除,答案鎖定B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一空。“利用繁雜信息形成準確判斷變得難上加難”符合文段意思。因此,選擇B選項。
關于枕頭,現代人比前人的認識和經驗都要多得多,但是人們記得最________的話,卻是古人說的“高枕無憂”,現在被________最多的,恰恰也是這句話,“高枕”被認為是頸椎問題的誘因之一。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深刻 指責 B. 清楚 批評
C. 牢固 譴責 D. 廣泛 批判
【答案】B。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填入的詞應與“記得”搭配。A項“深刻”指透徹、深入;B項“清楚”指清晰明白;C項“牢固”形容堅固、結實,三者均可與“記得”搭配,符合文意。D項“廣泛”指(涉及的)方面廣,范圍大,普遍,與“記得”搭配不當,排除D項。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搭配的是“高枕無憂”這句話,而古人說的這句話并非是為了害我們,只是基于當時的知識和經驗所流傳的一個說法而已,所以用“指責”和“譴責”均用詞過重。A項“指責”意為指出過失并責備;C項“譴責”指斥責、責備,二者均側重于對重大過失的責備,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和C項。B項“批評”指評論、評判,對缺點錯誤提出意見,符合文意。因此,選擇B選項。
通過以上2道例題,我相信大家對語義輕重法有了更多的認識,希望你們以后在做邏輯填空題時,可以適當考慮下選項之間是否存在語義輕重的特點,為選項辨析提供更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