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16:41:19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了解考情的同學們應該都知道,在每年的行測考試中,定義判斷這個模塊一直是必考題,從近五年的考情分布來看,題量在5-10個不等,10個的時候居多(附近5年四川省考判斷推理的考題分布圖),而作為文字類題型,這個模塊一直是很多同學頭痛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做好定義判斷。
考試時間 | 圖形推理 | 定義判斷 | 類比推理 | 邏輯判斷 | 總計 |
2017年上省考 | 5 | 10 | 10 | 5 | 30 |
2017年下省考 | 5 | 10 | 10 | 10 | 35 |
2018年上省考 | 5 | 7 | 10 | 8 | 30 |
2018年下省考 | 7 | 10 | 5 | 8 | 30 |
2019年上省考 | 5 | 8 | 10 | 7 | 30 |
2019年下省考 | 10 | 5 | 5 | 10 | 30 |
2020年上省考 | 5 | 8 | 8 | 9 | 30 |
2020年下省考 | 10 | 10 | 5 | 10 | 35 |
2021年上省考 | 8 | 7 | 5 | 10 | 30 |
一、定義剖析
定義是用比較簡明的語言來揭示概念內涵的一種邏輯方法。比如說: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的定義揭示了“商品”這一概念的內涵,“用來交換”是商品的特征,“勞動產品”是商品的本質。
二、掌握方法
行測考試中定義判斷的題目字數普遍較多,因此,在閱讀定義時,一定要抓住關鍵信息進行解題,減少時間浪費,提高準確率。那我們該怎么從定義中快速準確的提煉出關鍵詞呢?具體我們就需要知道如何找尋關鍵信息,常見的關鍵信息有主客體、限定詞、原因結果、方式目的等。
主體,指的是這個概念行為或動作發出的對象,如我墻都不扶,就服你,其中的“我”就是主體,考題中常見的有行政主體、行政機關、法人、企業、個人等。
客體,指的是這個概念行為或動作的接受者,如我墻都不扶,就服你,其中的“你”。
刷題鞏固
例:企業從銀行或海外取得外匯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匯資金,而是將外匯結匯給銀行,取得人民幣資金加以使用,這種現象稱之為貸款替代。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哪項屬于貸款替代?
A. 人民幣升值后,一些企業紛紛減少人民幣負債,增加外匯負債,然后再用人民幣進行投資
B. 國內經濟過熱,商業銀行對人民幣貸款的發放從緊。某貿易公司出于財務考慮轉向外資銀行貸款,獲得外幣資金
C. 王明覺得人民幣利率高于美元,因此他申請美元貸款,然后將外匯結匯給銀行,從而獲得人民幣資金
D. 小宇出國旅游前去銀行兌換了一些外幣,到國外后他使用信用卡結算,回國后用人民幣還款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1.企業;
2.不是直接使用外匯資金;
3.取得人民幣資金加以使用。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企業增加外匯負債屬于不直接使用外匯資金,用人民幣進行投資則使用人民幣,符合定義;
B項,某公司獲得外幣資金,但并未轉換為人民幣加以使用,不符合定義;
C項,“王明”不符合主體“企業”,不符合定義;
D項,“小宇”不符合主體“企業”,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A選項。
附錄:定義判斷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