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在考公門口徘徊猶豫的人都有一個顧慮,那就是“聽說考公務員的人都是有關系,像我們這種沒錢也不認識人是去當炮灰,根本就考不上。”“那個誰誰就是家里有關系才考上公務員。”
諸如此類的言論有很多,社會上仿佛達成了共識,考公務員需要有“門路”。
說實在的,我在沒有搜集信息、了解相關資訊之前,確實有這個顧慮。我出身農村,家里人念書都不多,更不要說認識什么“大人物”了,聽多了“很多崗位就是蘿卜坑,你去就是陪跑”之類的言論,都讓我開始不自信,開始懷疑是否要考公務員。
轉折來自我一個考公務員的朋友,他比我大一屆,很早就開始準備考公。當時他參加國考,報了稅務局的崗位,過了筆試正在準備面試,在一次聚完餐酒足飯飽之后,我問出了我的顧慮。
他聽了之后哈哈大笑,說我還是太年輕,了解的太少。接著他給我詳細分析了一下公務員考試的公平程度。
先說筆試,筆試一般摻不了水,你有多大本事就考多少分,這是大家公認的。近年來出現了很多高分大神,除去少數為賣課假報高分的,大多數高分都是真實的。至于很多人說的面試進行暗箱操作什么的,根本就是不知道的人在那里自己憑空想象。
首先,考官都是臨時隨機在相關單位抽調,會在面試前進行培訓,培訓的全過程是封閉的,不能與外界取得聯系;
其次,不同級別的公務員考試有不同的考官抽調辦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面試當天,考官才知道他要去的考點。就省考來說,一個面試考場有七位考官,而這七位考官也是隨機抽簽組成一個面試小組。不僅考官由抽簽組成,考生也要分了組抽簽選擇考場。這樣一來,雙方都是隨機抽簽,因此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偛豢赡芤粋考生認識所有的考官吧?
除此之外,在面試的考場上,在你答完題之后每個考官會當場就亮出成績,再由記分員進行總分,當時就會簽字確認,事后改成績更是不可能。
還有現在反腐行動這么嚴,有多少高官落馬,況且能成為考官的,一般政治覺悟都不低,他們不會壓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來冒這個險。
在聽了這位朋友的解釋之后我心中豁然開朗,對公務員考試有了更明確的認識,也不再有很多顧慮,與其在這里自己嚇自己,不相信努力的價值和意義,還不如腳踏實地,多聽幾節課,多刷幾道題,做好自己就夠了。至于什么流言蜚語,只不過是大家不了解具體情況。
在我看來,一定程度上公務員考試要比高考更加的公平,更加的透明。希望每一位正在準備考試的小伙伴放下疑慮,踏實地做好自己,爭取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