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5 13:34:50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如何化解突發事件,做到“穩”“快”“準”
公務員工作中經常會發生各種突發事件需要我們去解決,在公務員面試考試中,就把它體現在了考題上。例如下面這三道2021年面試題:
1.你是窗口工作人員,有一天群眾在辦事大廳與你同事起了沖突,并說要打電話舉報,對此,你怎么辦?
2.你單位公務員考試,要求核酸證明和健康碼,有人有核酸證明,但是健康碼打不開,他說自己之前明明可以打開,還和工作人員產生爭執,你怎么辦?
3.你帶領同事去做一個調研,在當地三分之二的同事上吐下瀉,你怎么推進調研的繼續?
對于這些題目,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共有的信息:一是在題目中會給我們設定一個身份,我們往往是政府公職人員,即使題目沒有明確,我們也是事件的負責人。這要求我們在答題時,需要依照給定身份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二是我們面臨的時間都是突發的,沒有預料的。如果不及時解決,有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那么對于這類題目,我們肯定是要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合理去解決的。此時,誰在處理這些問題時能夠體現出行政管理人員的穩重、面對突發事件時的快速、以及處理各項矛盾時的準確,誰就能拿到高分。
在作答這類題目時,很多同學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答題的內容單薄,往往說了幾句話之后,就草草收尾。
今天圖圖就和大家分享一個超級實用的方法:層層假設法。
層層假設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對于事件的層層假設,以便把問題考慮的周全,進而合理解決。在層層假設的過程中,讓考官看到我們處理問題的能力。
我們來講解一下層層假設法的具體運用。首先是合理假設,我們不能假設一些不合常理,或者我們不能處理的情況;其次是假設的情況往往按照處理的難易程度從簡單到困難劃分,這樣我們的答題也能更合理一些。
給大家一道例題,我們來看一看層層假設法的運用:
【例題】假如你是本縣扶貧辦的工作人員,有一天一位老人怒氣沖沖地跑進辦公室,舉報村干部辦事不公,一些條件比他好的村民都領到了扶貧款了,他卻一分錢也沒有得到。對此,你會如何處理?
面對這道題目,我們就可以運用層層假設法來答題。面對群眾的舉報,我們可以假設幾種情況:
首先我們可以做一個大前提的假設,也就是老人舉報的情況是否屬實。如果屬實,當然要依法辦理,將村干部辦事不公的情況如實上報,并幫助老人盡快辦理相關手續,讓老人早日領到扶貧款。如果老人舉報的情況不屬實,那么原因可能就比較多了,此時可以一一假設。
一是可能因為老人對扶貧款發放的政策不了解,誤認為我們是按家庭總收入確定的扶貧對象,其實按照扶貧政策來說,我們還要核查家庭的人均收入,除此以外,還要考慮家庭中是否有特殊支出,例如大病醫療、子女上學等。二是可能扶貧款是分批次發放的,老人屬于第二批次,暫時還沒領到。三是可能每戶扶貧的方式不一樣,老人家里是通過就業扶貧,并不會發放扶貧款。四是可能老人當時申請扶貧款時預留的銀行賬戶是子女的,需要他再和子女核實等。我們在考試的時候一般能假設三種左右的情況,也就足夠答題了。
相信通過這道例題,大家已經了解了層層假設法如何運用。只要大家能夠學會合理運用層層假設法,將會擴充我們的答題內容,讓我們的分析更具體,解決問題也更有針對性。小伙伴們,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的答題能夠有一定的幫助。
下一篇:自我認知中的“實話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