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8 15:24:44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教育
根據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我國“空巢老人”人數已突破1億。
“空巢老人”怎么辦,成為一個越來越受關注的現實問題。一面是老人越來越多,一面是年輕人越來越忙。老齡化、少子化,經濟發展帶來工作的流動,讓老人們“空巢”成了普遍態。
破解“空巢老人”養老課題,如何讓這一龐大的群體,在面臨突發情況、亟需援手時能得到及時幫助,考驗著全社會。
“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是我們的共同愿望。”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到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再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方面,國家一直在行動。比如在硬件層面,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總數達32.9萬個、床位821萬張,床位總數比2012年時增長了97%。在軟件層面,適老化社區、提升養老服務等措施也在不斷推進。
“老有所養”,子女無疑是第一責任人,家庭給予老人的不僅僅在于及時的照顧,更有著精神上的寄托。解決老人空巢問題,需要子女和家庭端給予更多的付出和努力。雖然中國已經不再把“父母在不遠游”奉為圭臬,但如何照顧好老人,讓他們老年生活更加幸福,是每個子女所應該承擔的義務,也是平衡好工作和家庭所必須考量的問題,給予老人更多的關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色,是我們不能丟掉的傳統。
除了家庭端,社區也需要把適老化服務提上日程,盡快轉向為老年人提供更多貼心的服務。
近年來,各地在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服務方面,已經開展了不少嘗試和探索,比如山西省紅十字情緣志愿服務隊開展的“窗簾行動”,以“窗簾拉開”為約,檢視老人是否起居正常;一些社區養老機構“打破圍墻”,以主動上門的形式提供服務;上海、南京等城市給符合條件的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表,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量不到0.01立方米,水表會自動報警給居委會或網格管理人員,等等。
在各地近些年的探索和實踐中,無論是運用智能手段,以智慧水表、智能門磁等設備對空巢老人狀況跟蹤監測,還是社區組織專人負責,或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交由社會機構專門負責跟蹤;無論是充分調動起社會力量,結成”一對一“或”多對多”的互助式跟蹤和幫扶,還是以行政力量牽頭建設“空巢”老年家庭聚集而居、適合老年人居住生活的老年社區;無論是在醫保政策上對老年人適當傾斜,減少他們“最怕生病”的緊張焦慮,還是鼓勵發展包括商業長期護理保險在內的多種老年護理型保險產品,都是全社會協同努力幫助空巢老人解決后顧之憂的有益探索方案。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不要讓“空巢老人”處于盲區,全社會都應積極行動起來,為他們的幸福做出更多努力,是為了他們,也是為了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