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17:30:50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在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中,主旨題題量多且難度不大,是性價比最高的一類題目,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主旨題我們可以根據文段中的關鍵詞、句來確定文段的重點,準確概括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的,例如轉折詞,因果詞,條件句等,但有這樣一類文段,它沒有給出明確的觀點,卻話里有話,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隱藏在字里行間,需要我們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分析推斷他想要表達的內容,我們把這類題目稱為隱形主旨,對于這類題目,需要基于題干條件進行進一步的推導,接下來小編就通過例題來學習一下隱形主旨的三大行文脈絡。
一、問題+危害(解決問題)
空氣、水、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三大必需條件。然而相對于大氣污染和水環境污染,公眾對土壤污染并不夠重視,防治意識要弱很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后性。霧霾來了我們能看到,河水變臭我們能聞到,可我們并不知道自己吃的大米、蔬菜是什么樣的土里種出來的,含有什么不該有的元素。更可怕的是,土壤污染一旦發生便很難恢復,如果今年這片地里種出的莊稼有毒,明年也必定帶毒,若想恢復如初,需要付出巨大代價以及漫長時間。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土壤污染與其他生態污染有哪些不同
B、公眾應重視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識
C、土壤污染危害的發現為何具有滯后性
D、土壤污染治理應舍得投入時間和財力
【解析】答案選B。文段先提出公眾對土壤污染不夠重視,防治意識很弱的問題,然后介紹了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以及土壤污染帶來的嚴重后果。故文段重在呼吁公眾重視土壤污染問題,提高防治意識。
A、C兩項非文段重點內容,D項在文段中未提及。
例題1是先提出問題,接著分析該問題帶來的危害,作者隱含的意圖就是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二、問題+危害+原因(針對原因提對策)
藍藻本身沒有多少危害,就怕藍藻上浮形成水華。藍藻形成水華時,一方面將嚴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氣中的氧進入水體,導致水體中溶解氧嚴重不足,造成生態失衡。長期以來人們對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與利用,導致大量含有氮、磷營養元素的污染物質不斷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庫等水體,造成嚴重的水體富營養化狀態,為藍藻的爆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這段話意在強調:
A.謹防藍藻上浮形成水華阻隔氧氣進入水體
B.藍藻暴發會影響生態平衡以及水資源開發
C.治理水體污染是控制藍藻暴發的根本措施
D.適當引種藍藻吸收氧磷元素以優化水環境
【解析】答案選C。文段首先介紹藍藻上浮形成水華對生態的嚴重性,然后分析了人們對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與藍藻暴發的因果關系,由此可推知,要避免藍藻暴發的危害,應合理利用水資源,治理水體污染。
A項,“阻隔氧氣進入水體”是藍藻形成水華的危害之一,概括不全面;B項因果倒置,藍藻暴發是水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的結果;D項文段未涉及。
例題2是先提出問題,接著分析問題帶來的危害,最后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作者通過這樣的分析也不僅是告訴我們有問題了,而是要我們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解決存在的問題。
三、重要性+缺陷(彌補缺陷)
科學素質是公民實現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基礎。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不能滿足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研究表明,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30多個發達國家,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最低都在以上,我國僅為6.2%。雖然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提高很快,但發展不平衡,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別是我國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務很不均衡,農民、城鎮新居民、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獲得服務的機會明顯偏少。: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
B.全社會應關注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
C.我國與發達國家在公民科學素質上存在差距
D.我國公民科學素質不高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解析】答案選A。文段首先強調了科學素質對公民和社會的重要意義,接著通過與發達國家的對比,指出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存在的比例低,不均衡問題。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說明要解決這一問題,即進一步提高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
B項的“全社會關注”無法推出;C、D項僅指出問題,非解決之策。
例題3是先強調重要性,接著指出在這方面存在不足,那作者想要表達的其實還是要彌補不足,也就是提出解決不足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