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2 16:32:45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1976年,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結束”,但是中國的各項工作卻一直處在停滯不前的狀態。“以階級斗爭為綱”思想路線占據著意識形態的核心地位。“兩個凡是”方針在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中國亟需改變當時的現狀,使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發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各界人士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為接下來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終于在千呼萬喚中召開了。全會改變了“以階級斗爭為綱”思想路線,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現代化建設上來,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進程,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十年浩劫使中國的知識階層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斷層”的局面。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黨中央早在在1977年做出了恢復高考的偉大決策,許多上山下鄉的知青通過高考進入了夢想的大學,進入了大城市生活,同時也引發了接下來的知青返城的熱潮,據統計,先后有多達1200多萬的知青返回城市。同時,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使得農民不被束縛在土地上,紛紛涌入城市尋找發展的機會。這么多人進入城市,但是城市不能都為他們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使得一部分人成為了無業游民,給城市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許多人為了在城市生存下去,提高自己和家庭的收入,接連搞起了個體經濟,但是這種做法違反了當時憲法(1975年憲法)規定的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基本經濟制度。國家為了解決上千萬知識青年的就業問題,同時也是為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就允許這種個體經濟在一定范圍內的存在。1982年在修改憲法時,為了使這種經濟形式具有合憲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1982年憲法中增加了“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這條規定使得我國改革開放后迅速發展起來的經濟形式的在憲法中得到了確認,獲得了國家根本法的認可,使得當時的人民擺脫了思想包袱,將更多的生產要素投入到這種新確立的經濟形式中,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增加了就業,解放了生產力。
“改革開放”,顧名思義,既要對我國的現行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又要對外開放。改革開放后中國亟需大量的資本和先進的技術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但是十年浩劫使得中國難以利用本土的資本和技術來實現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因此,中國引進境外資本和技術就顯得十分必要。為了使得外國的資本和技術在華的投資的合法性得到根本性的確認,1982年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
城鄉勞動者的個體經濟的確立和國外資本與技術的涌入不但豐富了社會主義經濟的形式,還進一步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中國的綜合國力。中國的非公有制經濟體制改革并沒有止步于此,繼續向更高層次和更深度發展。
【例題】關于1982年憲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982年憲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部制定憲法,是我國的現行憲法。
B.1982年憲法規定城鄉勞動者的個體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C.1982年憲法是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通過的。
D.1982年憲法明文規定憲法修正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公布。
【答案】C
【解析】1954年憲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是我國的修改憲法,其中1982年憲法是我國的現行憲法,所以A選項錯誤;1982年憲法規定“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所以B選項錯誤;1882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通過了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以C選項正確;憲法修正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公布是我國的一項重要的憲法慣例,并不是現行憲法明文規定的,所以D選項錯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C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