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7 14:57:08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在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這類題目中,關聯詞法對于解主旨概括題是非常好用的,如果一個文段中有著明顯的關聯詞,那么通過關聯詞能夠有助于我們找到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找到文段的重點,關聯詞法一般包括五種關聯關系:遞進關系、轉折關系、因果關系、必要條件關系、并列關系。
必要條件關系在這五種關聯關系中比較特殊,它與傳統的言語習慣不同,強調的重點在前面,即強調條件是重點。本文就重點講解必要條件關系在主旨概括題中的妙用。
一、“必要條件關系”介紹
必要條件關系常用的引導詞是“只有…才…”。“只有”后面引導的是必要條件,但是有時候“只有”后面引導的條件不止一個,這時候哪個條件是重點呢?很多考生表示困惑,而且如果選項中出現了兩個選項都是“只有”引導的條件,很多考生會選錯答案。因此本文對于必要條件關系如果引導詞引導多個條件,哪一個條件是文段的重點進行初步的探究。
從廣義上講,必要條件關系實際上是一種因果關系。條件分句中前一分句提出條件,后一分句說明在滿足這種條件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結果。而“只有…才…”是一個必要條件復句,即偏句是正句成立的必要條件,缺少了必要條件,正句提出的結果就無法成立。而“只有”常常直接連接句子的一個主語成分。比如:
只有人民才是拯救世界的動力。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而除了“只有”以外,還有一些條件關聯詞如“除非、必須”等等往往也直接連接主語成分。比如:
除非每一個公民具有愛國熱情,未來才有希望。
人必須經歷風雨才能長大。
因此我們可以認定,“只有”一類的必要條件引導詞,在引導多個條件時,緊接著的第一個條件才是最重要的條件,因為它包含著文段的主語成分。而一個文段的主體則包含著整個文段的核心思想。
二、例題精講
例1.汽車是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商品,汽車廠商支持環保事業、進行環保宣傳,似乎是理所應當的。環保應當是汽車企業在發展中必須認真考慮的因素,但要求汽車企業沒有利潤甚至虧損來做環保,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也不會持久。汽車企業在發展的同時采取新的技術措施,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符合社會發展大趨勢,才是長久之策。
這段文字的核心觀點是:
A.環保與實現企業利潤存在矛盾
B.發展環保事業應該注重從實際出發
C.技術革新是解決汽車影響環境問題的關鍵
D.汽車企業應在發展的同時充分重視環境保護
【答案】C。解析:這道題是個隱性的條件關系,條件復句為:汽車企業在發展的同時采取新的技術措施,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符合社會發展大趨勢,才是長久之策。
而在“發展的同時”后面省略掉了一個“只有”,加上以后,會得到3個條件:
1.采取新的技術措施
2.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3.符合社會發展大趨勢
因此第一個條件最重要,得到答案C,強調的是技術的重要性,排除D。
例2.和諧社會不僅要關注財產的原始來源問題,還要關注財產的分配問題;不僅要關注財產的消費問題,還要關注財產的交換問題。我國物權法必須充分考慮到社會各階層的意見,將憲法中保護人權和保護財產權的規定,通過具體的條文加以落實,防止出現新的不公。
這段文字的核心含義是:
A.和諧社會需要關注財產的原始來源和分配問題
B.和諧社會需要制定保護人權和保護財產的物權法
C.和諧社會需要關注財產的消費和交換問題
D.制定我國物權法必須充分考慮社會各階層的意見
【答案】D。解析:這道題行文脈絡:分-總結構,文段重點句為:我國物權法必須充分考慮到社會各階層的意見,將憲法中保護人權和保護財產權的規定,通過具體的條文加以落實,防止出現新的不公。
而重點句中包含有一個必要條件的關聯詞“必須”,它引導了2個條件:
1.充分考慮到社會各階層的意見
2.將憲法中保護人權和保護財產權的規定,通過具體的條文加以落實
因此“必須”后面引導的第一個條件最重要,得到D答案。排除B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