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6 14:30:12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一、新聞熱點
2022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全面部署古籍工作,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9月,全國古籍工作會議召開,對高質量做好新時代古籍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要安排。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精神,落實全國古籍工作會議要求,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印發實施《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明確此階段全國古籍工作重點方向、重點任務,部署安排一批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這是自1958年古籍小組成立以來編制的第八個中長期規劃,對推進古籍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二、引申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對古籍事業而言,首先要在做好整理、保護等工作的基礎上,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使傳統文化生動“活”在當下。近年來,一大批結合當下審美習慣、表達形式的文化產品涌現出來,助推更多文化典籍走入尋常百姓家。比如《典籍里的中國》《中國詩詞大會》等,生動活潑、有益有趣,贏得廣泛好評。還有一些傳統文化愛好者以古籍記載為依據,復原傳統服飾、再現古書中的餐飲、利用古籍中的字體打造藝術字。這些創意,為古籍的活化利用探索出更多新途徑。
讓古籍走進現代人生活,讓更多人看見傳統文化的魅力,只是古籍活化利用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古籍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古籍經典里蘊含的一些思想觀念,如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和當今時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需要進行更充分的闡釋轉化。找準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呈現方式,使之融入國民教育和日常生產生活,才能更好地挖掘古籍的當代價值,為人民群眾提供更豐富的文化滋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古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古籍研究,梳理中華文化的精神脈絡,讓古老的中國故事從泛黃的舊紙頁中走出來,有助于增強文化自信。結合新的時代特點,搭建好古籍典藏通往當代受眾的橋梁,定能把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既擦亮當下人民幸福生活的文化底色,也為后世子孫留下無與倫比的文化遺產。
三、詞句積累
1.古籍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2.古籍工作不僅僅是學者為之皓首窮經的一個研究領域,更是一項事關賡續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建設文化強國、助力民族復興的重要事業。
3.中華文化數千年延綿不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進行古籍整理而薪火相傳的。
——相關閱讀——
行測備考指導 申論備考指導 知識大普及 1元解鎖高頻知識點 2023升級版國家公務員6本套
以上是《2023國考申論預測:更好挖掘古籍的當代價值》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干飯人)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上一篇:2023國考申論預測: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