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6 13:12:59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申論熱點:“佛媛”實為“售貨媛”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一、熱點概況(背景)
近年來,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一批網絡紅人借助新媒體手段活躍在大眾的視線中,他們擁有強大的吸粉能力,能夠直接依靠粉絲的數量和購買力實現商業變現。立人設、吸流量、帶貨成為網紅獲得經濟效益的主要手段。社會中先后出現了“純欲風”、“Y2K”、“拼多多名媛”、“雪媛”、“校媛”……近期,又出現借助寺廟凹人設的“佛媛”。
佛媛,全稱是佛系名媛,不是佛緣,也不是與佛有緣的人。泛指那些以品茶吃素、摘抄佛經為生活方式,經常出入各種佛教寺廟,然后通過抖音、朋友圈等展現其行為,樹立人設,順便炫富、賣貨的網紅。 “佛媛”表面上是清心寡欲、有著虔誠信仰的信女,實質上是具備“上流名媛”人設的網紅,她們利用不爭不搶、人淡如菊的人設吸引粉絲,通過大費周章擺拍、寫文案,開啟賣貨直播、朋友圈代購模式等方式盈利,真實的動機與人設背道而馳,對佛教文化毫無敬畏之心。
二、各方觀點
在宗教場所大肆擺拍,搔首弄姿,看似與世無爭,實則物欲橫流,不僅破壞了宗教場所的嚴肅氣氛,而且涉嫌違法違規。我國《宗教事務條例》第五十三條明文規定,“禁止以宗教名義進行商業宣傳”。一些佛媛為了賣貨,大肆借佛營銷,喪失底線也在所不惜。佛,對她們而言,只在人設里、在流量工具里、在財富密碼里,唯獨沒在心里。如此吃相,未免也太難看了。
“佛媛”表示的是純粹的欲望,具有反諷的意思。“佛媛”借助虛假人設,表現出扭捏作態、與周圍環境的不協調,為了博出位、扯眼球,從服裝到人設打造荒誕人設,進而實現商業變現。而此虛假人設,是一種迷失。當前“佛媛”還停留在嘩眾取寵的階段,離出名致富目的實現還有較遠距離。
佛門清凈,忽然混進去一群看似與世無爭、實則物欲橫流的名媛,實在是罪過?粗紫碌母鞣N購物鏈接:賣化妝品的、賣衣服的、賣保健品的、餐廳推薦的,不由地想到《西游記》里各色妖孽,狐貍的尾巴哪是穿了袈裟就能藏得住的。
不少網紅名為“佛媛”,實為“售貨媛”。表面上禮佛抄經,其實滿腦子的生意經。她們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接廣告,售賣服裝和禮佛禮品,利用私域流量賣貨“結緣”。“佛媛”偽造虛假人設,欺負用戶收割流量紅利,虛情假意并不能帶來生意長久的紅火,矯做的人設泡沫,終會被戳穿。
三、深度分析
(一)危害
容易影響大眾對佛教文化的理性判斷。“佛媛”所傳遞的是偽“佛”家思想,一遍抄寫心經,一邊曬出各種大牌商品;一邊眉頭低蹙,一邊身形外露;鏡頭里焚香更衣、打坐吃齋,鏡頭外整容、打麻將。對佛教文化了解尚淺的群體而言,容易傳達出錯誤的信息,形成錯誤的認知,特別是對于尚未形成成熟價值觀念的未成年人,影響其判斷。
“佛媛”是對佛教文化的不尊重的表現。佛家文化、寺廟,過多的經濟利益、商業化信息,以不合時宜的著裝或未遵循規矩穿著佛教服裝在佛教寺廟、佛像前等地方打卡、拍照、寫出“精分式”的文案,是對佛教文化應有之義的褻瀆。佛教本是清凈之地,過度營銷宣傳,會影響到其文化的傳承,也會影響到相應的寺廟的正常運行。
(二)原因
佛文化的吸引力對大眾產生的影響。社會現實與個人追求產生沖突,生活、工作的壓力讓部分年輕人產生了“逃世”的沖動,“偽佛系”“佛媛”也正是抓住這種契機,借助流量異軍突起,其實“佛媛”淡定屬性的背后所折射的正是人們的浮躁心理。
網紅和“名媛”準入門檻太低。網絡具有共享性和公開性,所以成為一個網紅,并不需要太多的身份限制。只要你會使用互聯網,會利用各種自媒體軟件,掌握了大眾的心理,就能成為網紅。“佛媛”本質上就是“名媛”的進化過程之一,“拼多多名媛”“田媛”等等都表明了“名媛”的門檻在降低。因此,兩者共同為佛媛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監督管理機制不完善。我國各類的著名景點、寺廟也在借助自媒體技術,宣傳佛教文化,讓大眾更加了解相關宗教,但對于使用互聯網技術宣傳佛教文化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制度規范和監管機制,這也為“佛媛”利用佛教文化成為“售貨媛”提供了機遇。
(三)對策
群眾需提高辨別意識,學會甄別“佛媛”5大套路的方式。群眾要明白,“佛媛”與“其他媛”的最大不同就是與佛教沾邊,但他們對于佛教文化了解甚少,只是營銷的噱頭。對于借助服裝、經書、字帖、寺院等佛教文化標配物、“味兒足”的文案、“精分式”的劇本等手段宣傳佛教文化的信息,群眾要學會甄別,識其背后的深意。
宗教文化場所加強賓客管理。要加強對莊重、虔誠之地的著裝、拍照設備等的檢查,對于未能遵守相關規則的顧客,及時禁止進入并規范其行為。
宗教協會需加強監督監管。借助媒體、群眾的力量,豐富舉報渠道及方式,舉報并曝光相關的違規行為,并強化典型示范作用;同時網絡監管部門,要加強對網紅群體、“名媛”群體的監管、規范,建立健全相關的監管機制及處罰機制,加大對相關行為的懲治力度。
四、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