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7 16:05:41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教育
行測備考:那些在意圖題中不可忽略的反面論證
在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中,意圖判斷題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題型,國考一般會考3-6題。首先我們應該明確,“意圖”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說需要我們在找到文段的重點句之后進行一定的引申。那么,我們在什么時候引申呢?第一,如果文段的重點句是問題,那么我們會優先選擇針對問題的合理引申項;第二,如果文段的重點句是反面論證,那文段實際上是在提出隱含的對策,我們需要對反面論證句進行反推,明確文段觀點。今天我們就著重來了解意圖判斷題中的反面論證。
例題:無論出于什么原因,網絡語言低俗化都對網絡文明建設造成了危害,甚至會從網上轉到網下,降低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當前,網絡語言的發展路徑已經很清晰:從虛擬空間進入口語表達,再進入書面語,最終有可能沉淀到語言應用的各個方面。如果任由網絡低俗語言發展,久而久之它們就會成為約定俗成的慣用語,其負面效應不容忽視。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 網絡語言低俗化的負面效應已開始凸顯
B. 網絡語言低俗化將會影響社會文明程度
C. 應該警惕網絡語言向習慣語轉化的可能
D. 急需采取措施治理網絡語言低俗化趨勢
本題文段首先通過“甚至”介紹了網絡語言低俗化會造成很多危害,影響面很廣,然后通過“網絡語言具有沉淀到語言應用的各個方面這一特點”進行解釋。最后用反面論證強調如果任由它們發展,就會引起消極后果。根據對反面論證的反推我們可以得知,作者本身想要強調的是不能任由網絡語言低俗化發展,
即需要限制它的發展。D選項中說的采取措施治理網絡語言低俗化趨勢就是在限制其發展,是最符合作者意圖的一項。
再來看其他三項,首先來看A項和B項,這兩項屬于問題表述,并非文段重點。其次是C項,“向習慣語轉化”屬于文段的反面論證假設的不良后果,非重點。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
根據這一道例題 我們可以發現,當文段中沒有出現正面觀點,只出現反面論證的時候,這個反面論證句往往就是文段的重點句,通過反推反面論證句即可得到作者最想要表達的觀點。大家在刷題練習過程中也要對意圖題的反面論證句保持敏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