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8 13:31:53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行測備考:常識熱點之你對中國的衛星了解多少
中國衛星是中國自行研制的衛星,其中最早的是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此后,研發生產了各種特殊功能的衛星,主要包括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高分辨率衛星、氣象衛星、海洋衛星、試驗衛星、實驗衛星、實踐系列、量子衛星、暗物質衛星、月球探測衛星、行星探測衛星等等,由于篇幅有限,接下來將會分期介紹每種類型衛星背后的故事。
通信衛星
通信衛星,顧名思義,就是幫人們實現信息傳輸的衛星,是當前信息社會的神經網絡,也是世界上應用最早、最廣的衛星之一,許多國家都發射了通信衛星。通信衛星一般由衛星結構、電源系統、溫控系統、姿控系統、天線系統、轉發器系統等組成。它具有通信距離遠、覆蓋面積大、信道質量高、通信容量大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國際、國內或區域通信、軍用通信、海事通信、電視廣播等領域。
從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算起,我國通信衛星事業已歷經50多年。從東方紅一號到東方紅五號,我國東方紅系列衛星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由蘇聯發射成功 ,隨后美國、法國、日本相繼發射人造衛星。 毛主席針對前蘇聯發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的事件,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提出:“蘇聯人造衛星上天,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我們也要搞一點,要搞就搞得大一點”。1965年在周恩來總理主持的中央專委會議上原則批準了《關于發展中國人造衛星工作規劃方案建議》,負責衛星總體組的錢驥帶領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很快便拿出了初步方案。該方案由錢驥等直接向周恩來總理作了匯報,確定將人造衛星研制列為國家尖端技術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還確定整個衛星工程由國防科委負責組織協調,衛星本體和地面檢測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運載火箭由七機部負責,衛星發射場由國防科委試驗基地負責建設。
1965年9月,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取得一定進展的情況下,中國科學院開始組建了由趙九章任院長,代號叫“651”的衛星設計院(公開名稱為“科學儀器設計院”),并把中國第1顆衛星命名為東方紅一號。從此,中國人造地球衛星研制工作正式開始。
東方紅一號衛星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召開了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總體方案論證會,最后確定東方紅一號衛星屬于科學探測性質。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時間定在1970年,成功的標志,即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總體要求是:“上得去,抓得住,聽得到,看得見”。所謂“上得去”就是首先要保證衛星飛上天;“抓得住”就是衛星上天以后地面設備能對衛星實施測控;“聽得到”就是衛星要播送音樂,且可被地面接收和聽到;“看得見”就是衛星在軌飛行時能讓地面上的人用肉眼直接看得見,以便鼓舞人心。1967年初,中央正式確定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播送《東方紅》樂曲。
東方紅一號衛星音樂裝置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成功發射,因為化學電池壽命有限,所以東方紅一號設計的工作壽命只有20天,但它實際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至同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系。在運行期間,衛星把遙測參數和各種太空探測資料傳回地面。由于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觀測表明,直到現在,東方紅一號還運行在近地點430千米、遠地點2075千米的軌道上。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上天,使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第5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衛星的國家。該星不僅全部達到了設計要求,而且質量比前4個國家發射的第1顆衛星質量總和還要超出29.8千克(美國的第1顆衛星只有8.2千克)。同時,在衛星的跟蹤手段、信號傳輸形式和星上溫控系統等技術領域,也都超過了上述國家第1顆衛星的水平。由于能源系統的保證,東方紅一號衛星上的各種科學儀器實際工作時間遠遠超過了設計額定要求,取得了大量的工程遙測參數,為后來的衛星設計和研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1984年1月29日,我國發射了第一顆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衛星采用自旋穩定方式,貼片式太陽能電池組,喇叭口型單波束天線,2個C波段衛星通信轉發器。由于沒有進入預定軌道,只進行了有限的通信、廣播、電視傳輸試驗。
1984年4月8日,我國成功的發射了第二顆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衛星定點于東經125度赤道上空。并進入實質性的通信、廣播、電視傳輸業務,建立了我國獨立自主的衛星通信、廣播、電視傳輸網絡,為我軍和我國通信、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從1970年發射成功東方紅一號衛星到現在東方五號衛星,我國衛星通信事業走過了五十多年,從無到有、從跟隨到中國式彎道超車的發展之路,幾代通天者們用他們的智慧、勇氣、精神和生命譜寫了一曲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勝利凱歌。
以上就是關于我國通信衛星發展現狀與發展史的介紹,《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為我國民用衛星通信產業發展指明方向,規劃指出固定通信衛星和移動通信衛星并重發展,強化地面系統建設,通過三步走方針,提出“十四五”衛星通信產業目標:新增建設22顆通信廣播衛星,其中全新研制的通信衛星有5顆,包括L移動多媒體廣播衛星、大容量寬帶通信衛星、整星容量超過100Gbps的超大容量寬帶通信衛星、高承載比寬帶通信衛星、全球移動通信星座科研星等,帶動我國衛星通信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以上就是關于我國通信衛星的介紹,其中考點主要集中在我國發射第一顆衛星的時間以及地點,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不是東方紅一號,因為其不具備通信功能僅僅只是一顆試驗衛星,真正實現通信功能是我國的東方紅二號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