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0 14:31:29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行測備考:意圖判斷之問題類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把握意圖判斷題的問題類,接下來,我們一起通過兩道真題來演練一下:
【例1】科學素質是公民實現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基礎。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不能滿足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研究表明,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30多個發達國家,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我國僅為6.2%。雖然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提高很快,但發展不平衡,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別是我國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務很不均衡,農民、城鎮新居民、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獲得服務的機會明顯偏少。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
B.全社會應關注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
C.我國與發達國家在公民科學素質上存在差距
D.我國公民科學素質不高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答案】A
【解析】第一步,閱讀文段,找重點句。第一句介紹科學素質的重要意義。第二句闡述目前存在的問題,即我國公民科學素質不能滿足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第三、四兩句通過列舉數據詳細解釋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低于發達國家。文段為“分—總—分”結構。重點句為第二句,即強調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比較低的問題。經過分析,該重點句中的“不能滿足”為消極詞匯,所以該文段的重點句為問題句,是一道意圖判斷的問題類題目。第二步,對比選項。根據優選對策,次選問題,A項是針對文段重點句給的對策。因此,選擇A選項!就卣埂
B項:“全社會應關注”文段未涉及,無中生有。C項:為“研究表明”的內容,偏離重點。D項:不是對策句,為問題本身。
【例2】雖然中國的救災能力在經歷過多次大型自然災害后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防災教育依然落后。中國扶貧基金會2015年對中國公眾的防災意識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4.3%的城市居民表示關注災害應對的相關知識,這一數據在農村僅為11%。此外,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基本的防災準備,超過半數的農村居民從未參加過任何防災培訓。形同虛設的防災教育無法提高民眾的自救能力,等到災難發生后才開始組織學習,逝去的生命已經無法挽回。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防災教育比救災更重要
B.中國的防災教育亟待加強
C.防災教育是提高自救能力的基礎
D.城市與農村在防災教育上嚴重失衡
【答案】B
【解析】第一步,閱讀文段,找重點句。文段首句用轉折詞“但是”指出我國防災教育依然落后,然后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調查的結果和數據進行論證。最后一句指出防災教育落后的后果。文段為“總—分”結構,重點句為“防災教育依然落后”。由此發現,“落后”為消極詞匯,因此該重點句為問題句,是一道意圖判斷的問題類題目。第二步,對比選項。根據優選對策,次選問題,B項是針對文段重點句給的對策。因此,選擇B選項!就卣埂緼項:文段沒有對比“防災”與“救災”哪個更重要。C項:文段沒有論證“防災教育”與“自救能力”二者之間的關系。D項:屬于論證部分內容,非重點。
總而言之,在做意圖判斷題的時候,如果發現文段的重點句是問題句,一定優先選擇能夠解決重點句中的對策選項,若無正確的對策選項,可以次選問題句本身或者重點句的同義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