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 14:24:44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語句填空題大綱要求我們考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簡單來說就完整的一個文段,出題人從中挖出一句話,藏在其中一個選項中,讓我們來判斷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哪個選項。在國考行測中,言語理解與表達占了40道題的題量,雖然近年來語句填空題在言語中的出題占比較少,但是仍然會有一至三道題,其中考查兩道題的情況居多。有些同學可能會感覺語句填空題呈現一種兩極化的趨勢,也就是難題很難,簡單的很簡單。其實不然,可能有些同學在做語句填空題時只注意到了前后文的話題要連貫,卻忽視了行文脈絡。
所謂的行文脈絡就是文段展開時所體現的思路或文段在整體上所呈現的結構。這就需要我們將文段從整體著眼,把握文段論述重點,對其進行理解。簡單來說行文脈絡是從宏觀角度來講的,指的是作者的寫作結構,可分為總分,分總,總分總,分總分和分分五種行文脈絡。其中,總句是文段的重點,以觀點或對策呈現;分句是解釋說明部分,以舉例論證、背景鋪墊、反面論證、援引觀點、原因解釋等形式呈現。
在語句填空題中,我們首先可以根據設空處的位置,預判下設空處填入的這句話可能起到的作用,設空處放在文段首句位置,如果是文段是分總結構,首句作用就是引出話題;如果是文段是總分結構,首句作用就是總領全文。設空處位于文段中間部分時,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即保證上下文話題的銜接。設空處放在尾句時,如果是文段是分總結構,尾句作用就是總結全文;如果是文段是總分結構,尾句作用就是呼應前文。所以當我們在解語句填空題時可以試著從行文脈絡入手來理解文段,從而分析清楚設空處的作用。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例題來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
【例題1】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室內栽培植物之一,綠蘿幾乎就是盆栽的代名詞,________________。綠蘿這個物種早在1880年就被確認了,但是你很難想象,直到2004年,它的原產地才被確定為法屬波利尼西亞社會群島的莫雷阿島。更為神秘的是,綠蘿是一種過分矜持的植物,雖然它已經擴散到了全世界的熱帶地區,卻只在1962年有過一次確切的開花記錄,直到2016年,人們才發現了它開花的秘密。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A.唯一的遺憾就是綠蘿從來不開花
B.因為它非常適合人類的居住環境
C.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室內觀葉植物
D.但它卻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答案】D。解析:第一步,分析設空處的上下文語境。設空處前介紹綠蘿是最成功的室內栽培植物之一,是盆栽的代名詞,設空處后主要介紹綠蘿在2004年才被確定原產地,到2016年才發現它開花的秘密。所以文段應為總分結構,設空處之后論述兩件事人們不了解綠蘿原產地以及開花的秘密,設空處之前與設空處之后語義無關,所以設空處應總領下文,即人們不了解綠蘿。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但它卻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與前文構成轉折關系,又能與后文意思保持一致,符合語境。A項,“唯一的遺憾就是綠蘿從來不開花”,后文已明確指出“1962年有過一次確切的開花記錄”,而非從來不開花,選項與文意相悖,排除;B項,“因為它非常適合人類的居住環境”,只能承上,與下文語義均無關,故排除;C項,“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室內觀葉植物”也是只能承上,但并不能體現出綠蘿的神秘之處,無法與下文銜接,排除。
因此,選擇D選項。
【例題2】早期人們對質量的認識并不清晰,質量管理專家給出的質量定義也不統一。比較有代表性的定義是“質量是產品符合規定要求的程度”,這是從生產角度來定義的質量,即強調產品要達到規定要求或標準。20世紀60年代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提出,質量是產品的適應性,強調產品要適合用戶的使用需要,任何產品如果不能滿足顧客需要,不管它多么符合產品標準,也不是好的質量,這是人們首次從用戶的角度認識和定義質量。________________,這是質量觀的一次重大轉變。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從滿足生產需求轉變到供給需求
B.從對產品的保量要求轉變到保質要求
C.從強調產品轉變到強調服務
D.從關注生產方轉變到關注需求方
【答案】D。解析:第一步,分析橫線處的上下文語境。前文介紹了質量的兩個不同定義:其一是從生產角度來定義質量,強調產品要達到規定要求或標準;其二是從用戶的角度定義質量,即從需求方的角度出發,強調產品要適合用戶的使用需要。橫線所填句子是對上文的總結,表示這是質量觀的一次重大轉變,即從生產方到用戶的轉變。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符合上述語境,與上文話題一致。A項“轉變到供給需求”表述有誤,“供給需求”還是側重于“生產提供”角度,無法體現“用戶需求”角度;B項和C項中“產品的保量”和“強調服務”文中均未提及,為無中生有。
因此,選擇D選項。
現在通過上面兩道題,相信大家已經掌握如何運用行文脈絡來解決語句填空題,希望大家在以后碰到語句填空題時能夠靈活運用,從而提高此類題型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