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3 14:12:29 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ydw/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3年事業單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言語理解:識破因果文段的兩面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事業單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言語理解:識破因果文段的兩面
片段閱讀中的主旨觀點題是各類考試中的常型,這類題型一般文字較多,對我們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果文段是主旨題里?嫉奈亩晤愋,一般我們認為因果詞后面都是重點,但是其實在公考的考試中,因果詞后面未必是重點。這一種類型如何識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因果文段的“兩面”。
一、因果詞后如果接的是結論或對策,那么因果詞后是重點:
【例1】隨著通信技術的進步,政府執政的輿論環境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各種輿論可以借助網絡、短信等方式跨越時空迅速傳遞,使意見空間加大、力度增強,而決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參與意識的增強,又加大了政府的輿論壓力。因此政府對“輿情危機”的處理,需要改變以往的被動方式,針對新出現的情況,及時采取新的方式來應對。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強調政府在新輿論環境下有必要轉變應對方式
B.對比不同時期政府的輿論宣傳環境與工作方式
C.剖析政府執政的輿論壓力增大的外在原因
D.分析通信技術發展與輿論環境變化之間的關系
【解析】A。首先文段指出政府執政的輿論環境發生了變化,決策的透明度加深,也增強了公民民主參與的意識,與此同時加大了政府的輿論壓力。針對這個問題文段末尾提出了對策即需要改變以往被動方式,采取新的方式來應對。根據行文特點來判斷,文段首先提出問題,之后給出對策,對策即為重點。A項強調政府需要轉變應對方式,符合文段主旨,保留;B項“對比不同時期政府輿情處理方式”文中未提及。C項和D項:“剖析……原因”“分析技術和輿情關系”均是背景鋪墊部分的內容,非文段重點。
故本題選A。
二、因果詞后如果接的是客觀事實,那么主旨強調的是事實所發生的原因:
【例2】縱觀各國貨幣發展歷史,貨幣國際化雖然給所在國帶來一定風險,但卻遠遠低于帶來的好處。從老百姓的角度看,本國貨幣的國際化程度高,就意味著在出國旅游、消費、留學的過程中可以較為便利地用本幣進行支付,不必經過繁瑣的匯兌程序;從政府的角度看,國際貨幣發行國可以通過發行本國貨幣為國際赤字融資,相當于對別的國家征收了“鑄幣稅”,其中的好處不言而喻。因此,許多國家的貨幣都“爭先恐后”地走向國際化。
這段文字意在:
A.揭示促使貨幣國際化的原因
B.說明實現貨幣國際化的結果
C.提醒貨幣國際化潛藏的風險
D.剖析貨幣國際化的實現途徑
【解析】A。首句通過轉折關聯詞“但”提出貨幣國際化給所在國帶來的好處多于風險,然后從“老百姓”和“政府”的角度分別論述了這些好處的表現。最后,用“因此”引出結論,即“許多國家的貨幣積極走向國際化”。文段為因果文段,因果詞后接的是客觀事實,主要講的是貨幣國際化的原因。A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B項:“實現貨幣國際化的結果”對應的是前文的好處,而沒有體現文段的結論“許多國家的貨幣都‘爭先恐后’地走向國際化”,屬于因果倒置的邏輯錯誤。C項:文段未涉及貨幣國際化會帶來哪些風險,文段只在開頭指出貨幣國際化存在風險。D項:“實現途徑”在文段中沒有提及,屬于無中生有。
故本題選A。
通過這兩道例題的展示,相信大家對因果文段的行文已經有了了解,但實踐練習才能真正提高,希望大家能多去練習總結,強化解題思路。
——相關閱讀——
以上是《2023年事業單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言語理解:識破因果文段的兩面》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阿正)華圖教育兔小妹
微信公眾號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