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1 09:09:37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單選題)下列選項中,構成法律上的不作為犯罪的是:
A.某商場工作人員下班前看到地上有別人扔的未熄滅的煙頭,未進行處理,結果引起大火,整座商場被燒毀,損失嚴重
B.同學二人相約去海邊游泳,一人游泳溺水,另一人明明有能力施救,但是因為害怕在水中被纏住遭遇危險而沒有去救援,結果溺水者死亡
C.兩位警察下班后相約便衣乘坐公交,公交車上遇見一群人持刀互毆致人死亡,警察因為害怕且想到自己已下班,未處于執行任務期間,故未實施制止行為
D.李某過馬路時看見一位老人在他前面突然摔倒,但是周圍沒有其他人,李某沒有扶老人,也沒有報警,揚長而去,后該老人因腦溢血未得到及時救治而死亡
正確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
第二步,不作為犯罪,是指行為人違反法律直接規定,負有法定義務而拒絕履行,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的行為。根據《警察法》第19條規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時間,遇有其職責范圍內的緊急情況,應當履行職責。C項警察不履行職責構成不作為犯罪。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
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特征及其來源包括法律明文規定的積極作為義務、職業或者業務要求的作為義務、法律行為引起的積極作為義務、先行行為引起的積極作為義務,僅僅是道義道德上的義務不能作為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就刑法學界通說而言,不認為道德義務是屬于作為義務的來源,也不應當對義務的理解過分擴大化,造成實踐與法律規定的脫節。
A項:選項中未明確商場工作人員是否有相關職責,商場工作人員不負有保證商場消防安全的法定義務,未進行處理屬于不履行道德義務,不構成不作為犯罪。A項錯誤。
B項:同學二人相約游泳,屬于自甘風險,此時有施救能力的一方不負有保證另一方安全的法定義務,屬于不履行道德義務,不構成不作為犯罪。B項錯誤。
D項:李某對于陌生人沒有救扶、報警的法定義務,屬于不履行道德義務,不構成不作為犯罪。D項錯誤。
原文標題:每日一練: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之常識判斷(91)
文章來源:https://www.huatu.com/2023/0506/2646526.html
以上是《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之常識判斷(每日一練91)》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