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6 17:21:09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國考答題中小伙伴們反映了一個普遍的問題——審題不清,導致閱讀材料時錯過了很多要點。為了幫助小伙伴更好的應對備考,少走彎路,本期給小伙伴準備了“審題”專題。
我們以2018年國考副省級試卷第一題為例,重溫那些大家忘了差不多的審題技巧。
例:1.根據給定資料1,對調研組的調研材料,從成績、問題和建議三方面進行概述。(15分)
要求:(1)準確、全面;
(2)恰當提煉,條理清晰;
(3)不超過350字。
審題的第一個要素:作答范圍。題干中“根據給定資料1”便是作答范圍。明確了哪些材料與本題有關。
審題的第二個要素:確定題型。題干中“概述”兩個字,明確提示了此題為歸納概括題。確定題型的目的是為了確定解題思路及答案書寫形式。
審題的第三個要素:作答對象。題干中“成績、問題和建議”既為作答對象。此要素幫助我們確定到材料中找什么樣的信息。尤其國考與京考申論考試,比較習慣在題干部分進行較多的限定,對于我們梳理什么樣的要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如2020年國考副省級試卷第二題,要求“‘給定資料2’中,M農場的案例為新時代青年創業提供了哪些啟示?”注意題干中“M農場”及“新時代青年創業”,“創業”比“農場”的范圍更廣,需要我們根據農場的一些做法,總結出具有普適性的經驗,遷移應用于青年創業中。如果將材料中農場的做法直接作為答案,則與題干要求不符。
另如京考2019年申論試卷第一題:“根據給定的材料,概括北京市近年來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的主要做法。(20分)”,此題需要注意題干中“北京”、“基層”、“社會治理”等限定詞,有些材料與北京無關,如材料10;有些材料內容不屬于基層,如材料1和2;有些材料雖然是基層,但是不屬于社會治理,如材料4。一旦審題不清,所找要點將會差之千里。
明確作答對象并配合申論的作答原則“問什么答什么”,可以讓我們再閱讀材料中的時候快速的篩選要點,并且能夠讓我們的答案更加精煉準確。
審題的第四個要素:確定問數。例題中“成績、問題和建議三方面”就意味著這道題“一題三問”。通常并列詞“并”、“及”和代表并列關系的“、”,意味一題多問。
審題的第五個要素:作答要求。本題中“準確、全面”指的是答案要與原文意思一致,要點齊全;“恰當提煉,條理清晰”指的是語言要盡可能的簡練符合原文的含義,并且要分條列點書寫;“不超過350字”是字數要求。本題為歸納概括的常規要求,但有的題可能會在要求中對答案的形式、每條要點的字數進行特別具體的限制。做題時一定要養成看“要求”的習慣。
審題的第六個要素:明確字數。關于字數方面,常見的有以下幾種:1.不超過××字/××字以內;2.不低于××字;3.××—××字;4.××字左右。需要我們在作答時,注意滿足字數要求,避免格子不夠用,或者字數過少。
以上就是審題的六要素。很多小伙伴平時練題注意力都集中在材料上,題干作為閱讀材料的起點,大家也要重視起來哦,做到雨露均沾。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快速高效的從材料中梳理要點,很多時候小伙伴們找不到要點,不是材料沒讀懂,而是對于題干的要求不是很明了。
掃碼進入備考群,備考情況早知道
以上是《2024年國考申論備考技巧:快速解題技巧之審題為先》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上一篇:2024年國考申論備考技巧:巧談綜合分析題之句子理解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