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17:17:00 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ydw/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 2023年甘肅省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嚴禁炒作“高考狀元”為哪般?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熱點背景】
2021年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布,高考志愿填報工作即將啟動。為進一步規范高考志愿填報工作,教育部6月23日發出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進一步做好考生志愿填報服務工作,要求各地各高校為考生提供形式多樣的志愿填報指導服務,同時加強對社會培訓機構或個人開展志愿填報咨詢活動的監管,嚴禁相關媒體、培訓機構、中學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等信息。
(來源:北京青年報)
【熱點模擬考場】
教育部:嚴禁培訓機構、中學炒作“高考狀元”。對于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熱點分析】
嚴禁炒作“高考狀元”和“高考升學率”,相關禁令已經強調了很多年,已是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動作”。各地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一旦發現嚴肅處理,態度堅決,措辭嚴厲的官方發聲,目標指向非常明確,就是要消除“高考狀元”的炒作空間,讓教育回歸本真。因為,如果無限放大“高考狀元”的光環,只會傳遞一種錯誤的價值導向,不利于整個人才選拔機制的良性構建。況且,高考只是學習生涯中的一步,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是終極的追求目標。
中國社會的“高考狀元”情結,有比較復雜的成因。古人把“金榜題名時”放在四大喜事的最后,可見其難度不一般。“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是長期以來社會功利化教育思維的產物,同時,在“狀元經濟”的刺激下,不少人將狀元做成產業鏈,把“高考狀元”當成商業手段,包括復讀學校、教育培訓機構,乃至媒體、自媒體等,都對高考狀元、高考分數排名有很強的關注與推介動力。這或許是它被年年講,但依然年年存在的現實原因。
消除高考后炒作“狀元”、升學率等現象,主動權在教育部門和學校手中。教育部相關規定的出臺可謂相當及時。一般來說,各地的教育政績考核中,高考狀元、升學率都是最重要的指標或隱性指標。每到高考成績揭曉之后,各地也樂于宣傳自己的高分考生和升學率情況。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況,除了在高考成績出來后重申禁令,更要真正從教育政績評價指揮棒的角度,降低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在炒作“高考狀元”上的可能。當然,不管是優化教育政績的評價標準,還是限制高考狀元話題、分數排名的炒作,依然不過是治標不治本,它所淡化的可能仍只是表面上的高考狀元熱,甚至僅僅只是形成了一種話語禁忌,如今年“考得比較好的兩個人”之類的說法就頗有自欺欺人之嫌,以這樣的手法去炒作“高考狀元”,多少帶有“凡爾賽文學”的味道,上演“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荒誕。但是并沒有真正改變整個社會的唯分數、唯成績的功利化教育觀。
高考狀元熱真正降溫的背后,需要實實在在教育觀念和教育生態的轉變。嚴禁炒作高考狀元的禁令持續了很多年,各方對于“高考狀元”等說法的小心翼翼,僅僅是文字表達上的降溫。所以,整個社會能夠真正以平常心來看待高考和“高考狀元”話題時,社會基于教育改革的期望就實現了。具體來說,就是要加快相應的考試制度改革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步伐,淡化以分數為依據的選拔功能,構建和完善人才評價新體系,搭建人才成長新平臺,拓寬人才上升新通道,才是一條有效的路徑。只有社會成才的評價標準多元化了,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升級才能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總之,作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炒作“高考狀元”這個問題上,關鍵還是要注重教育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努力推進高考制度的徹底改革,引導人們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不是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惡性循環之中。否則,社會上急功近利的“狀元情結”必然沉渣泛起,國人根深蒂固的“狀元”意識還會不斷頑強地拱出頭來。建立多元化教育評價標準,客觀看待分數,扭轉根深蒂固的功利化教育思維,這是一個需要時間的系統工程。各地要聯合網信、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監管的同時,還要做好宣傳引導,積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抑制教育政績沖動,讓教育回歸理性。
——相關閱讀——
以上是《 2023年甘肅省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嚴禁炒作“高考狀元”為哪般?》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阿正)華圖教育兔小妹
微信公眾號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