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國務院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提請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3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央機構改革又一次引起社會廣泛熱議。從考公的角度來說,大家最關心的是“精減中央和國家機關人員編制”。在《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以下稱為機構改革方案)提到:“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收回的編制主要用于加強重點領域和重要工作。”編制精簡5%,對報考公務員成功上岸到底會產生多大的影響,這是橫亙在眾多計劃考公人員心中最深的疑慮。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剖析一下編制精簡這個話題。
首先要理解此次編制精簡主要涉及到哪些機構。從機構改革方案中的原文可以看出,編制精簡5%主要涉及的機構是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原則上涉及了從中央到地方、從黨組織到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監察機關。但同時機構改革方案中也提到“地方黨政機關人員編制精減工作,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結合實際研究確定?h、鄉兩級不作精減要求。”可見,精編5%迫在眉睫的機構主要集中在黨和國家的中央機構。從國考的職位表來看,也就是中央黨群機關、中央國家行政機關(本級)、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省級以下直屬機構和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
其次是5%的編制到底有多大規模。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公務員總數為700多萬人,簡單估算下其中中央機構公務員人數可能約為40多萬,那么精簡5%的編制大概會影響2萬多個編制崗位。
但這2萬多個編制崗位的精簡并不意味著要減少2萬多個公務員招聘。機構改革方案中提到“收回的編制主要用于加強重點領域和重要工作”。從此次機構改革方案中也可看到有國家數據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由事業編調整為行政編)等新增機構,精簡的5%編制很可能補充到了這些機構中。同時,“地方黨政機關人員編制精減工作,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結合實際研究確定?h、鄉兩級不作精減要求。”說明省市兩級級黨政機關編制精簡工作具體涉及多少編制還是未知數,且“中央垂管派出機構、駐外機構不納入統一精減范圍”說明國考招錄“大戶”海關、國稅、出入境檢驗檢疫、出入境邊防檢查、鐵道、民航等也不在減編行列,可以預知這次的黨和國家機構調整對公務員招錄規模的影響有限。
再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公務員的招錄某種程度上是消化社會高質量閑置勞動力的一項宏觀調控措施,對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維護有一定作用,也因此每年公務員招錄規模也受到該年就業率國家整體目標的影響。所以從多方面角度考慮,此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精簡編制,對公務員招錄規模的影響微乎其微。
既然公務員招錄規模預計受編制精簡影響不大,那么有意愿報考公務員的朋友可不必過分焦慮。但需要提醒那些有目標報考單位和職位的朋友,認真了解跟蹤機構改革的相關信息。因為這些信息會影響大家的職業規劃、考試報名、面試備考等,切不可掉以輕心。
以上是《編制精簡5%,對報考公務員有何影響?》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