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2 14:47:11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安徽華圖
如何利用好每一段時間對于分數的提高起到決定性作用,對于大多數考生來說能否突破自己的瓶頸,決定了最后的命運,諸位考生不僅要時時關注考試公告,填報崗位,更重要的是系統掌握所學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言語理解與表達來是國考的重頭戲,國考中流傳著得言語者得天下。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種能夠迅速準確的區分文段重點與非重點的方法,即反面論證法。所謂的“反面論證”,即在文段中出現“如果”“如果不”“如果沒有”“否則”“不然”等標志詞時,我們可以反推“如果、如果不、如果沒有”這些詞引導的句子,也可以利用“否則、不然”等詞排除干擾選項。下面我們具體通過以真題來看下:
【例1】作為整體,中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但作為個人,不少中國人還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國家之強和個人之弱使一些人心理失衡,覺得自己活得還是像半殖民地時代受人家欺負的受害者。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對自己生存的狀態有理性的認識,克服狹隘的“受害者情結”。否則,崛起的中國將難以擔當與自己的國際地位相稱的責任。
這段話談論的核心意思是:
A.中國急需提高國民的個人地位
B.中國人需要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C.中國人為什么有“受害者情結”
D.崛起的中國要承擔相應的國際地位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半部分在闡述國家的強大與個人的弱小的差距帶來的不良影響。第三句用結論引導詞“因此”引出文段重點“我們更需要對自己生存的狀態有理性的認識,克服狹隘的‘受害者情結’”,即中國人需要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從而擔當起與自己的國際地位相稱的責任,最后用“否則”引出反面論證進一步強調前面的觀點。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圍為主旨句同義替換。A項無中生有,B項在結論之前,非重點D項為反面論證的內容,均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例2】當前,我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正全面展開,希望通過高考改革撬動基礎教育階段的改革,鼓勵中學將育人方向從“單純育分”調整為“全面育人”,從追求學科成績轉向促進學生成長。同時,通過綜合素質評價鼓勵中學個性化教育,引導學生自我認知、找到自己的興趣特長和個性所在。反過來講,如果中考加分項目繼續擴張,不僅可能影響這一階段的教育改革質量,還可能會對沖掉高考改革的成果。
這段文字認為,從我國教育改革的現實邏輯看:
A.對中考加分實行瘦身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大勢所趨
B.考試加分政策改革是體現高考改革效果的必要前提
C.為彰顯教育化人、育人本質,必須全面取消中考加分
D.中考加分項目應順應教育規律,進一步推動教育公平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半部分通過“同時”引導我國教育改革的相關內容,一方面提出當前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正在全面展開,希望能推動基礎教育的改革,鼓勵中學將育人方向發生轉變,另一方面通過綜合素質評價鼓勵中學個性化教育。文段尾句通過反面論證,提出核心觀點,為文段的主旨句,即如果中考加分項目繼續擴張,會帶來諸多負面結果。也就是中考加分項目不能繼續擴張。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圍繞主旨句進行選項設計,論述不能繼續擴大中考加分項目,即“中考加分實行瘦身是大趨勢”。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感情傾向與原文不符,文段是在否定中考加分政策,而非肯定。C項:表述過于絕對,文段論述的是“中考加分項目不能繼續擴張”,而不是“全面取消中考加分”。D項:感情傾向與原文不符,且偏離重點,文段重點論述的是“中考加分不應繼續擴張”,而非“應順應教育規律”。
以上例1是屬于反面論證中正面觀點和反面論證同時存在的情況,那么前面的正面觀點是重點;例2是屬于只有反面論證沒有正面觀點的情況,那么重點是反面論證反推出來的得到的結論。掌握反面論證法是否能夠幫助你們迅速辨別文段強調的重點呢,那就一起記起來吧。
以上是《2024國考行測備考干貨:言語反面論證法助力尋找重點》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上一篇:2024國考行測備考干貨:分析推理解題技巧之最小信息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