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9 15:53:20 三支一扶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zyf/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三支基層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 2023年三支一扶考試:抗日戰爭期間的重要事件與重大戰役,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 【2023交流群匯總】 ,2023三支一扶,民生實事就業項目 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教材+歷年 2本,戳>>> 華圖教育官方旗艦店 立即購買。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三支基層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抗日戰爭期間的重要事件與重大戰役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今天我們一起盤點一下抗日戰爭中的重要事件與重大戰役。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8日夜,日本關東軍炮轟東北軍駐地,攻占沈陽,制造了“九一八事變。蔣介石密電張學良執行不抵抗命令,不戰自退。不到半年,東北三省全部落人日軍之手。
1932年,日本扶植請廢帝溥儀做傀儡,建立偽滿洲國。中國東三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不愿做亡國奴的東北人民和為撤走的東北軍,紛紛組織抗日義勇軍,中國共產黨派大批優秀干部,到東北組織抗日游擊隊。1936年,中共滿洲省委將各路抗日武裝組成抗日聯軍?谷章撥姵蔀闁|北抗日武裝力量的核心,楊靖宇、周保中、李兆麟是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
小插曲:
、佟端苫ń稀1935年張寒暉在西安目睹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流亡慘狀而創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民眾以至中國人民的悲憤情懷,被譽為《流亡三部曲》之一。
部分歌詞: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
、凇读x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正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
1935年華北事變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侵占華北蓄意制造了一連串事件,總稱“華北事變”。國民政府派何應欽同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梅津美治郎談判,達成“何梅協定”。國民政府中央軍撤出河北省境內,華北危機日益嚴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華北事變后,1935年,中共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同年,中共中央瓦窯堡會議召開,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舉行游行示威,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一二九”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來到。
1936年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
1937年七七事變和第二次國共合作
1937年7月7日夜間,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全國抗日戰爭由此開始。“七七事變”后,中國共產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國共兩黨親密合作,筑成民族統一展現的堅固長城。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確定了準備抗戰方針”。
為了迫使國民政府投降,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威脅南京,史稱“八一三事變”。第二天國民政府發表自衛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八一三事變以后,根據國共兩黨協議,在西北的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項英為正副軍長。9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至此,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1937年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中方司令長官為馮玉祥(后由蔣介石兼任);副司令長官為顧祝同。
淞滬會戰,中國雖然戰敗了,但為中國民族工業內遷爭取了時間。同時它讓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國政府的立場: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將其領土一塊一塊地征服侵吞,也證明了中國絕不會向日本投降。
南京保衛戰,又稱南京戰役,是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失利后,為保衛首都南京與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作戰。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后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日軍在南京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南京三十多萬人被害。
1937年太原會戰
淞滬會戰期間,華北日軍侵入山西,企圖奪取太原,國民政府組織太原會戰。國民政府將領有衛立煌、閻錫山。八路軍開赴山西,參加會戰。朱德、彭德懷命令林彪率領一一五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取得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太原會戰歷時2個月,戰役主要包括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等。最后會戰以中國失利告終,從此國民革命軍在華北的正規戰爭宣告結束。
1937年洛川會議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開辟
1937年秋,中國共產黨在陜北召開洛川會議,制定了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人民戰爭路線,即全面抗戰路線。此后,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后,廣泛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把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的前線。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是在聶榮臻領導下,以五臺山為中心,建立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編輯:阿正)
貼心微信客服
群福利小灶
下一篇:沒有了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