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09:34:50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申論的所有題目中,如果說歸納概括是一個刪繁入簡的過程,那么綜合分析就是一個由簡入繁的過程。那么在這個由簡入繁的過程中要把握好什么呢?在小編看來,綜合分析中要重點把握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換而言之,如果說題目是一個整體,圍繞該題目在材料中所找到的所要要點則是部分的存在,只有把這些部分以最佳的結構呈現出來,才能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才能在綜合分析的題目中獨占鰲頭。具體我們以國聯考中綜合分析最常見的詞句解釋分析為例來看看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詞句解釋分析類的題目,在判定時通常以它的提問詞為切入點,比如:談談……理解、做全面解釋,指出……含義等等。那么這類題目如何作答呢?一般情況下,需要秉承“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邏輯結構,在19年國考市地級的申論卷子中,考察過這樣的一道題目,“給定資料4”中的座談會上,主持人說:“如果不能打破這種種‘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請談談你對“種種‘遮蔽’”的理解。(15分)要求:觀點明確,緊扣資料,準確全面。不超過200字。對于該題,通過設問最后的動賓結構,該題是典型的一道詞句解釋類的題目。那么站在整體與部分的角度來說,對種種“遮蔽”的理解、解釋就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圍繞“遮蔽”的相關方面則是部分,結合該類題目的答題方法來說,部分其實就是圍繞一個主題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來展開的。簡單預判,該題的部分就會主要包括,種種“遮蔽”的內涵,為什么會出現這些“遮蔽”以及如何打破這些“遮蔽”。但值得注意的是,圍繞“為什么”這一環節在各類題目中它的呈現方式是不同,有的時候依據材料的篇幅有可能該環節是缺失的、是缺乏的。這就要求廣大考生在把握整體與部分的基礎上,也要對材料的敏感度有所提升。
總之,在現下的國聯考中,詞句解釋基本已成為國家、各個省市乃至地方性事業單位綜合應用的必考題目,其分值也在10分到20分不等,是需要引起各位考生注意的的題目,該類題目也是提分的關鍵所在,希未雨綢繆,攻克難題。
以上是《2024年國考申論備考技巧:由簡入繁的綜合分析》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