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09:00:53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話題一致指的是正確選項中的話題與應文段中的主要描述對象或是文段所圍繞的中心話題保持一致。因此,當我們找到了文段的核心話題時,只要對照四個選項中,如果有唯一個選項有涉及到該話題,則可以快速選中,無需多費時間去看其他選項的內容。這即為“秒殺”之意。
但如何快速判斷文段的核心話題是什么呢?這需要分情況。
第一類:文段有重點句。當我們能夠在文段中找到重點句的時候,就去分析重點句的句子成分,一般話題在主語或賓語中。
第二類:文段中沒有重點句。當文段中沒有重點句的時候我們可以憑借高頻詞去判斷文段話題。所謂高頻詞即以句為單位,你發現整個文段幾乎每一句都有重復提到一個詞的時候,那么這個詞即為文段的話題詞。
另外注意,有時候文段的話題詞不止一個,也有可能是兩個或三個,那就需要正確答案當中也應都包含相應的關鍵詞。
好了,當你熟練地掌握了快速判別話題詞的技巧之后,那么也就意味著你get到了這個“威力無窮”的秒殺技能了,下面通過兩道題來練練手吧。
例1:世人心靈深處均多少缺乏安全感,都有克服這種與生俱來的不安全感的需要,人們將這種由此形成的本能的渴望稱之為“救贖”。西方文化反映了游牧民族先民的感受,因而當現有的水草用罄時,要找出路永遠是尋求外在的綠洲。相反的,中國文化反映了大陸性農民祖先的感受,若今年收成不好,辦法不外是就地從自我努力開始,譬如修筑灌溉管道、改進土壤與種子等等,以期來年的莊稼有質與量的增進。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形成東西方“救贖”觀念差異的歷史背景
B.東西方“救贖”觀念的差異源于其文化內涵不同
C.東西方文化對“救贖”有著不同的認識
D.自我改良才是“救贖”的正確途徑
【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救贖”的這個話題,然后針對“救贖”這一話題分別闡述在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對于“救贖”觀念的不同認識,因此可以判斷出文段的主語或是話題詞就是“救贖”且選項應包含另一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再看選項,首先A項的“歷史背景”為非重點,重點在于不同文化對于“救贖”觀點的影響。D未提到“中西方文化”的相關字眼,因此排除A、D。B、C兩項都包含“東西方文化”和“救贖”這兩個關鍵詞,區別在主語不同,B項主語里有“救贖”話題,與文段主語話題一致,而C項主語則為“東西方文化”,與文段主語不一致,因此排除,正確答案為B選項。
例2:根據新的刑事證據規則,鑒定檢材的真實性和同一性已經成為鑒定意見轉化為定案根據的前提條件。這顯然是我國刑事證據制度發生的重大變化。透過這一變化,我們可以發現司法改革的決策者們已經具有了一種新的理論認識:實物證據鑒真是司法鑒定程序啟動的前提和基礎;未經鑒真過程,任何專業人士對實物證據所作的“司法鑒定意見”都將是沒有法律意義的;實物證據作為一種“送檢材料”,在其真實性和同一性存在合理疑問的情況下,鑒定意見將不具有作為定案根據的資格。
這段文字中提取的關鍵詞最恰當的是:A.刑事證據實物證據鑒真定案根據
B.司法改革司法鑒定意見定案根據
C.鑒定檢材刑事證據制度司法改革
D.證據制度司法鑒定程序送檢材料
【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了新的刑事證據規則的內容是“鑒定檢材的真實性和統一性”是“定案根據”的“前提條件”,接著根據“重大變化”和“這一變化”都可以得出后文的內容都是對第一句的解釋說明,因此可以確定重點句就是第一句,而第一句中我們可以提取的關鍵詞有“刑事證據規則”、“鑒定檢材的真實性和統一性”和“定案根據”,對比選項,發現只有A選項提到了重點句中的其中兩個關鍵詞,根據話題一致這時就可以確定正確答案是A選項了。再來驗證“鑒定檢材的真實性和統一性”是否是“實物證據鑒真”的同義替換。后文說到了“實物證據鑒真”是“司法程序啟動”的前提,對應第一句所說的前提,再往后看,“實物證據作為一種“送檢材料”,即“檢材”,而“鑒真”就是“鑒定真實性和同一性”,所以通過這兩個對比可以確認“鑒定檢材的真實性和統一性”就是“實物證據鑒真”的同義替換。
以上是《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備考:秒殺技巧之話題一致》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