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7 17:23:13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公務員考試備考中,很多考生一定對于行測中的常識判斷部分又愛又恨。恨,在于其涉及內容實在是太多;愛,在于很多考生認為可以將時間分配給其他題型。在我們實際的調查中,絕大多數的考生在常識判斷部分都選擇暫時擱置,準備考前突擊,甚至干脆放棄。而今天這篇文章,華圖教育就帶大家來探索一下常識判斷部分的內容到底要不要放棄。
根據《2023年國家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考試大綱》(下文簡稱《大綱》)內容顯示:“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根據過往幾年各地聯考的情況來看,常識判斷中最主要的考點主要涉及時事政治、人文歷史和科技常識。
首先,針對涉及的政治考點,在《大綱》中也列舉了兩道例題,兩道題分別考察了“新發展理念”和“七一勛章”的獲得者。“新發展理念”是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所提出,而“七一勛章”則是在2021年首次頒發。雖然很多考生對于政治理論感到十分頭疼,但從這兩道例題中我們可以看到,政治內容涉及了我國所召開的各個重大會議。其中既包括最為重要的黨代會和歷次中央全會,同時也有可能考察其他各種會議。因此,很多考生所認為的“考前突擊”,其實很難在短時間內將這么多會議的知識點完全記住。典型例題如下:
【試題練習】(單選)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黨中央認為,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________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________,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A.穩產增收 鄉村振興 B.穩產增收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C.“三農 鄉村振興” D.“三農”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華圖答案】C。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黨中央認為,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故本題答案為C。
【考點點撥】本題考查時事政治,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進行積累。
其次是人文歷史和科技常識,這里面涉及的東西就更多了。例如在人文歷史中會涉及黨史、中國古今的文人墨客、各個時期的歷史事件,甚至會涉及天文星宿的內容,科技常識中主要以物理、化學、生物、生活常識、科技史等等?芍^說是真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內容十分繁雜。因此也更加證明了,短時間的突擊是很難在考試中取得飛躍性的進步。而且近幾年中,常識的出題往往更加多元化,經常會結合各種新聞一起出題。典型例題如下:
【試題練習】(單選)2022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習近平主席指出,明天的中國,奮斗創造奇跡。蘇軾有句話:“犯其難而圖其致遠”,意思是說“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犯其難而圖其致遠”出自蘇軾的:
A.《范增論》 B.《思治論》
C.《荀卿論》 D.《留侯論》
【華圖答案】B。犯其至難,方能圖其至遠意思是向最難處進發,才能追求最遠大的目標。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散文《思治論》。完整語句是:古之人,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者,彼獨何術?針對這個問題,蘇軾的回答是:“發之以勇,守之以專,達之以強”,意思是在目的已經明晰、規劃已經周詳的情況下,政策就應當得到堅定不移的執行,只有這樣,事業才能夠獲得成功。故本題答案為B。
【考點點撥】本題綜合考查人文歷史常識,同時結合著時事政治進行考查,因此需要考生更加注重與時政相關的內容積累。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出,常識判斷題目實際就是考查我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不少考生之所以選擇放棄,就是因為內容過于復雜且考點很多。但我們不妨逆向思維設想一下,如果其他人將之放棄,但咱們每天都積累一點,最后一定能聚沙成塔、積少成多,將其他人遠遠地甩在身后。行測部分想要拿高分,就一定要將常識判斷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