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17:21:40 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ydw/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中醫的風采與魅力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同學們,在咱們的日?荚囍,常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常識涉及的內容亦是非常的廣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歷史國情。不過同學們也不必畏難,在老師的帶領下,咱們多多領略我們博大精深的知識海洋,豐富自己,努力成為一個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人吧。今天呢,老師就帶大家走進人文常識,中醫篇。我們一起領略一下中醫的風采與魅力吧。
一:什么是中醫
中醫,顧名思義,中國傳統醫學。中醫誕生于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后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并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二:中醫名家
(一)針灸之祖——黃帝,黃帝是華夏族領袖,F存《內經》即系托名黃帝與歧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此書治療方法多用針刺,故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亦特別詳細,對俞穴和刺闔、刺禁等記錄較詳。
(二)脈學之宗——扁鵲,戰國渤?む(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復生;齊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聞三下!妒酚·戰國策》載有他的傳記病案,并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
(三)外科圣手——華佗,后漢末沛國(今安徽亳州)人。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如醉腸洗滌,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四)醫圣——張仲景,漢末向陽郡(今河南南陽人)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五)預防醫學的介導者——葛洪,自號抱樸子,晉朝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有《肘后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癥侯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六)藥王——孫思邈,唐朝京兆華原(今陜西銅川耀州區)人,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頭痛病,宮廷要留他做御醫,他扯謊采“長生不老藥”獻皇上,偷跑了。監視人謊報采藥時摔死,太宗封孫思邈為藥王。
(七)兒科之祖——錢乙,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小兒藥證直訣》共三卷。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辨證證治的范例。
(八)法醫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總結宋代前法醫方面的經驗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寫成《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九)藥圣——李時珍,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采藥,深入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余種,經27年的艱苦,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藥物共1758種,被譯為日、法、德、俄等國文字。
三:中醫典故知多少
(一)岐黃
公元前26~22世紀時,黃帝是傳說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姓姬號軒轅氏、有熊氏。岐伯,傳說中的醫家,黃帝的臣子,F存有中國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是《內經》,此書托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并以問答的形式而成,又稱《黃帝內經》。后世稱中醫學為“岐黃”、“岐黃之術”,即源于此。
(二)醫中圣手
《孔子傳》載:“于事無不通,謂之圣”,即無所不通。手,指專司或專情其事的人。醫中圣手即是對醫生精湛醫術的高度稱贊。
(三)懸壺
《后漢書·方術列傳》上記載著一個奇異的傳說: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一賣藥的老翁,懸掛著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鉆入了葫蘆之中。
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閑之輩。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老翁知他來意,領他一同鉆入葫蘆中。他睜眼一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后來,費長房隨老翁十余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返回故里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余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懸壺”現被作為行醫的代稱。一些開業醫生也將葫蘆作為招牌,表示開業應診之意,后人稱醫生的功績為“懸壺濟世”。
(四)杏林
三國時的董奉,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為人治病,不受謝,不受禮,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樹作為紀念。重癥愈者種5株,輕者1株。數年后,蔚然成林,紅杏累累。他建一“草倉”,告訴人們,要杏果的,不用付錢,只要拿一器谷子來換一器杏果。這樣用杏果換來的谷子堆積滿倉,他用這些谷子救濟貧民。人們非常感謝他,送他匾額上寫“杏林”、“醫林”、“譽滿杏林”、“杏林春暖”。這些贊譽之詞成為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雅稱。
(五)虎守杏林
傳說,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叢中臥著一只老虎。細看沒有吃人的兇相,一動不動,抬頭張嘴,大聲喘氣,流著淚,表情很痛苦樣子,是求董奉治病。董仔細看了老虎說:“明天此時你來此等候,我給你治病。”老虎點頭走了。第二天董奉把兩個鐵環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張口,鐵環用來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嚨里的骨頭,治愈了老虎的病,后來老虎為了報恩,就為董垂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揚像五行董奉那樣高超的醫術。
(六)再世華佗
華佗一次在途中,見有人出殯,他看見棺材縫里流出來的血,還像活人的血,于是上前救治,終于救活在棺材里假死的產婦,被人們譽為“神醫”。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后人用“再世華佗”來贊揚醫生的醫術高明。
(七)青囊
指古代醫生盛醫書的囊,后借指醫術。華佗入獄,被殺之前,為報一獄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將所用醫書裝滿一青囊送與他。華佗死后,獄吏亦行醫,使華佗的部分醫術流傳下來,據此,后人稱中醫為青囊。
例題展示:
【題型】多選題
1.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并發展的醫療理論體系。下列屬于中醫別稱的有:
A.岐黃
B.黃芪
C.懸壺
D.青囊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人文歷史知識。
第二步,A項:岐黃,公元前26-22世紀時,黃帝是傳說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姓姬號軒轅氏、有熊氏。岐伯,傳說中的醫家,黃帝的臣子,F存有中國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是《內經》,此書托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并以問答的形式而成,又稱《黃帝內經》。后世稱中醫學的“岐黃”、“岐黃之術”,即源于此。A項當選。
C項:懸壺,《后漢書·費長房傳》載,市中有一老翁賣藥,懸一壺于市頭。而他的藥給人治病,每每藥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們的注意。結果發現這個神奇的老頭,每到落市關門后,他就跳入葫蘆里。古代醫藥分家,就把“懸壺”作為行醫的代稱。C項當選。
D項:青囊指古代醫生盛醫書的囊,后借指醫術!逗鬂h書·華佗傳》張冀《補注》:“吳押獄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日:‘我死非命,有青囊未傳,二子不能繼業,修書與汝,可往取之’。吳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飲如醉而殂。吳棄役回家,向妻索書,妻日:‘縱學得神術,終斃于獄中,故我以囊燒毀也’”。因華佗精醫術,生前行醫各地,聲名頗著,所以,"“青囊”也成了醫術的代稱。D項當選。
因此,選擇ACD選項。
【拓展】B項: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是一種中藥。B項錯誤。
【題型】單選題
2. 中醫診病的手段主要包括“望聞問切”四種,也被稱為“四診法”,其創始人是: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孫思邈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人文歷史知識。
第二步,四診法,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根據民間流傳的經驗和他自己多年的醫療實踐,總結出來的診斷疾病的四種基本方法,即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總稱“四診”,古稱“診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體觀念和恒動觀念的基礎上的,是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的具體運用。它自創立以來,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是我國傳統醫學文化的瑰寶。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東漢時期的名醫華佗在醫學方面的貢獻是發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戲。B項錯誤。
C項:東漢的張仲景在醫學方面的貢獻是其著作《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C項錯誤。
D項: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貢獻是著作《千金方》。D項錯誤。
——相關閱讀——
以上是《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中醫的風采與魅力》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阿正)華圖教育兔小妹
微信公眾號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