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8 13:40:00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單選題)時間是大自然的產物,節氣展現的則是農耕文明的智慧。2016年,“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便是對其文化內涵的極大肯定。先民通過觀察天文地理、氣象物候,來感知自然變化、安排農業活動,敬天順時,依農得時,從而創造了二十四節氣。所謂“認識一個民族,其實就是認識它如何使用時間”,節氣猶如包裹著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文化密碼,具有時間性與實踐性的雙重含義。從中既可以窺探出古人如何讓人之理性追問天地運行與造化萬物,更鮮活地展現了“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的文化理念。從自然中推演人文,在人文中回歸自然,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學之本。
這段文字的主旨為:
A.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在長期農耕實踐中觀察自然、順應自然的成果
B.二十四節氣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對中華文化的肯定
C.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學之本
D.要想認識中華民族,就要先認識二十四節氣
正確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節氣的話題,并說明節氣的重要性。介紹二十四節氣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后介紹二十四節氣的來源、含義及展現的文化理念。尾句進行總結,為文段的主旨句,強調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學之本。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主旨句的同義替換項。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
A項和B項:均為尾句之前的內容,偏離重點。D項:“想認識中華民族,就要先認識二十四節氣”為無中生有。
以上是《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之言語理解與表達(289)》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