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選題)為了解某地人民對建設創新社會的認識情況,當地知識產權局發放了調查問卷。問卷回收后發現,60%的被調查者對建設創新社會的意義有正確的認識,30%的被調查者能理解國家對創新社會的建設所作的投入,該地知識產權局由此得出結論:目前當地人民對于建設創新社會是能夠認識并理解的。
下列選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以上結論的是:
A.能理解國家對創新社會的建設所作投入的被調查者均對建設創新社會的意義有正確的認識
B.正確認識與理解創新社會的建設離積極投入創新社會的建設還有相當的距離
C.并非全國人民都接受了調查問卷,所以結論的可信度還值得懷疑
D.這批問卷的被調查者主要來自該地知識產權局及其相關單位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削弱”,確定為削弱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目前當地人民對于建設創新社會是能夠認識并理解的。
論據:60%的被調查者對建設創新社會的意義有正確的認識,30%的被調查者能理解國家對創新社會的建設所做的投入。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無關選項。說明能理解投入的被調查者和有正確認識的被調查者有重疊,但是否有重疊與當地人民是否對建設創新社會是能夠認識并理解的話題不一致,無法支持。
B項:無關選項。正確理解與積極投入建設有距離與當地人民是否對建設創新社會是能夠認識并理解的話題不一致,無法支持。
C項:無關選項。論點討論當地人民的情況,而選項說明并非全國人民都參與了調查,但不明確當地人民是否參與了調查,話題不一致,不能支持。
D項:增加反向論據。說明參與問卷調查的人有局限性,并不能代表當地的所有人民,因此,由調查結果無法推出當地人民對于建設創新社會是能夠認識并理解的,可以削弱。
因此,選擇D選項。
2.(單選題)電影院∶觀眾∶觀影
A.廣播∶聽眾∶主播
B.醫生∶病人∶問診
C.演唱會∶歌手∶演唱
D.發布會∶記者∶提問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電影院”是場所,與后兩詞屬于地點對應關系,“觀眾”是“電影院”中的客體,“觀眾”與“觀影”屬于主謂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廣播”不是場所,“聽眾”聽“廣播”,二者屬于主賓關系,“聽眾”與“主播”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排除;
B項:“醫生”不是場所,“醫生”與“病人”都是人,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病人”與“問診”屬于主賓關系,排除;
C項:“歌手”在“演唱會”“演唱”,“歌手”與“演唱”屬于主謂關系,“演唱會”是一個場所,但是“歌手”是“演唱會”的主體,排除;
D項:“記者”在“發布會”“提問”,“記者”與“提問”屬于主謂關系,且“發布會”是一個場所,“記者”是“發布會”中的客體,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3.(單選題)負需求是指部分或大部分潛在購買者對某種產品或勞務不但沒有需求,可能還有厭惡情緒。因此,營銷管理的任務是分析人們為什么不喜歡這些產品,并針對目標顧客的需求調整定價,做更積極的促銷,或改變顧客對某些產品或服務的信念,把負需求變為正需求。
根據上述定義,以下不屬于針對負需求進行的營銷管理的是:
A.某地人不愛吃動物內臟,商場播放視頻介紹動物內臟富含哪些礦物質,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并贈送了相應的菜譜,顯著提升了銷量
B.A國民眾不喜歡醬油,B國一家醬油企業通過在A國開辦鐵板燒餐廳,讓該國民眾了解“什么是醬油及其烹飪方法”,從而打開了A國市場
C.很多男性不喜歡皮膚護理美容保養服務,某美容院改造一塊區域出租給理發師,上門的男顧客日漸增多
D.大部分小朋友都害怕看牙醫,對牙醫診所很抗拒,診所將診室打造成動漫風格,在等待區放滿毛絨玩具,受到小朋友的歡迎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型。
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儇撔枨笫侵覆糠只虼蟛糠譂撛谫徺I者對某種產品或勞務不但沒有需求,可能還有厭惡情緒;
、诜治鋈藗優槭裁床幌矚g這些產品,并針對目標顧客的需求調整定價,做更積極的促銷,或改變顧客對某些產品或服務的信念,把負需求變為正需求。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某地人不愛吃動物內臟,符合關鍵詞①,商場通過播放視頻介紹動物內臟對人體的好處并贈送相應菜譜進而提升銷量,是將負需求變為正需求,符合定義;
B項:A國民眾不喜歡醬油,符合關鍵詞①,B國一家醬油企業通過在A國開辦鐵板燒餐廳,讓該國民眾了解“什么是醬油及其烹飪方法”,從而打開了A國市場,將負需求變為正需求,符合定義;
C項:很多男性不喜歡皮膚護理美容保養服務,符合關鍵詞①,但某美容院改造一塊區域出租給理發師,上門的男顧客日漸增多是因為要理發而不是美容,不符合關鍵詞②,不符合定義;
D項:大部分小朋友都害怕看牙醫,對牙醫診所很抗拒,符合關鍵詞①,診所將診室打造成動漫風格,在等待區放滿毛絨玩具,受到小朋友的歡迎,將負需求變為正需求,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C選項。
4.(單選題)馬匹∶船只∶車輛
A.銀兩∶金錢∶銀幣
B.紙張∶試卷∶畫冊
C.水杯∶油瓶∶飯碗
D.官員∶武將∶首領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馬匹”、“船只”、“車輛”三者均屬于交通工具,屬于并列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銀兩”屬于“金錢”,是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紙張”是“試卷”與“畫冊”的原材料,是原材料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水杯”用來裝水,“油瓶”用來盛油,“飯碗”用來裝飯,三者均屬于容器,屬于并列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武將”是“官員”,二者屬于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5.(單選題)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解析
第一步,觀察特征。
元素組成不同,沒有明顯特征,先考慮屬性類。
第二步,兩段式,第一段找規律,第二段用規律。
考慮屬性類,對稱性沒有規律,考慮曲直性,第一段三個圖形均是三個全直線圖和一個曲直線圖。按此規律,第二段前兩個圖每個圖形也是由三個全直線圖和一個曲直線圖構成,依此類推,符合該規律的是B項。
因此,選擇B選項。
6.(單選題)有7名到大美公司應聘的人員:甲、乙、丙、丁、戊、己和庚,他們被安排在同一天的不同時段進行面試。每個人進行面試的時段各不相同,而且每人只進行一次面試。所有應聘人員不是碩士,就是博士。還知道如下條件:
(1)不存在面試順序相鄰兩人都是碩士的情況;
(2)己的面試先于乙和丁;在己之前進行面試的人中恰好有兩名碩士;
(3)甲是第6個進行面試的;
(4)庚的面試在丙之前進行。
據此可以得出,以下哪兩人的面試不可能相鄰?
A.戊和己
B.戊和丙
C.己和乙
D.己和庚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需要匹配的對象和信息,確定為分析推理。
第二步,進行推理。
由(2)可得乙、丁二人之前有己、兩個碩士,因此在乙、丁之前有4個人或者5個人。再結合(3)可得乙、丁之前只能有4人。所以可以確定己是第4個進行面試的,則庚和丙的可能性有三種情況:第1個是庚、第2個是丙;第1個是庚、第3個是丙;第2個是庚、第3個是丙。
A項:如果第1個是庚、第2個是丙、第3個是戊,則戊和己有可能相鄰,排除;
B項:如果第1個是庚、第2個是丙、第3個是戊,則戊和丙有可能相鄰,排除;
C項:如果第5個是乙,則己和乙可能相鄰,排除;
D項:第4個是己,庚只能是第1個或者第2個,不可能相鄰,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7.(單選題)小中取大法是指在決策時,首先計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在最差自然狀態下的收益,然后進行比較,選擇在最差自然狀態下收益最大或損失最小的方案作為最終方案的一種決策方法。大中取大法是指在決策時,首先計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在最好自然狀態下的收益,然后進行比較,選擇在最好自然狀態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為最終方案的一種決策方法。
根據上述定義,分別使用小中取大法和大中取大法對上述方案進行決策,所選擇的方案依次是:
A.方案二和方案二
B.方案二和方案一
C.方案三和方案一
D.方案三和方案二
解析
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傩≈腥〈螅赫页龈鱾方案在最差自然狀態下的收益,然后進行比較,找出最差自然狀態下收益最大或損失最小的方案。
、俅笾腥〈螅赫页龈鱾方案在最好自然狀態下的收益,然后進行比較,找出最好自然狀態下收益最大的方案。
第三步,辨析選項。
上述三個方案中,各個方案的最差收益分別為-40萬元、-80萬元、16萬元,所以最差自然狀態下收益最大值為16萬元,所以小中取大法應該選擇方案三;
上述三個方案中,各個方案中最大收益分別為180萬元、240萬元、100萬元,所以最好自然狀態下收益最大值為240萬元,所以大中取大法應選擇方案二。
因此,選擇D選項。
8.(單選題)一項調查顯示,長期食用魚類的孕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其血液和頭發水銀含量超出標準,而這些水銀將會在胎兒腦部堆積,且胎兒出生后水銀不易被排出,從而導致智力發育遲緩,因此,孕婦吃魚不一定能讓未來的寶寶變聰明。
以下得出上述結論,隱含的前提不包括:
A.水銀會經胎盤遺傳給嬰兒
B.與常人相比,水銀更容易在孕婦體內蓄積
C.魚類食品大多含有一定量的水銀
D.水銀能在一定程度上損害神經系統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前提”,確定為加強論證選非題。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孕婦吃魚不一定能讓未來的寶寶變聰明。
論據:長期食用魚類的孕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其血液和頭發水銀含量超出標準,而這些水銀將會在胎兒腦部堆積,且胎兒出生后水銀不易被排出,從而導致智力發育遲緩。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建立聯系。水銀會經胎盤遺傳給嬰兒,說明水銀會從孕婦體內轉移到嬰兒體內,具有加強作用。
B項:無關選項。水銀更容易在孕婦體內蓄積,與孕婦體內的水銀是否會導致嬰兒智力發育遲緩無關,論題不一致,不具有加強作用。
C項:增加論據。魚類食品大多含有一定量的水銀,說明長期食用魚類的孕婦其血液和頭發水銀含量會超標,具有加強作用。
D項:建立聯系。水銀能在一定程度上損害神經系統,說明水銀堆積會導致嬰兒智力發育遲緩,具有加強作用。
因此,選擇B選項。
9.(單選題)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解析
第一步,觀察特征。
組成元素相同(每個圖形都是由9個黑點和16個白圈構成),但每一幅圖中黑點和空白區域發生明顯位置變化,考慮位置類平移。
第二步,兩段式,第一段找規律,第二段應用規律。
對比兩段圖形,第一行中黑點的個數依次向右移動一格,第二行依次向左移動一格(穿越),第三行位置不變,第四行依次向右移動兩格,第五行依次向右移動三格(穿越)。第二段應用此規律,只有B項符合。
因此,選擇B選項。
10.(單選題)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不僅意味著人口老年負擔系數不斷提高,同時也意味著勞動投入的減少,面對我國老齡化這一不爭事實,延遲退休年齡可以大大減緩勞動力總量的不足。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的是:
A.中國適齡勞動力存量正處于高峰期,大約有1億適齡人口沒有就業
B.2012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達1.8億,占全球60歲以上人口的24%
C.按照我國目前的老齡化速度,到2050年我國仍有勞動人口約7.1億
D.中國每年新增的1200萬個就業崗位中,有超過30%來自于退休人員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削弱”,確定為削弱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延遲退休年齡可以大大減緩勞動力總量的不足。
論據: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年負擔系數提高,勞動投入減少。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增加反向論據。該項說明我國勞動力有剩余,不存在總量不足的問題,所以不需要延遲退休年齡,具有削弱作用。
B項:無關選項。該項指出了我國老齡人口的人數情況,但并不能說明勞動人口足或不足,論題不一致,排除。
C項:不明確項。該項中的“7.1億”勞動人口是不是充足并不明確,不具有削弱作用。
D項:增加論據。該項說明有很多老齡退休人員再就業,說明勞動力總量確有不足,可以通過延遲退休年齡減緩勞動力總量的不足,具有加強作用。
因此,選擇A選項。
以上是《2024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解析17》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阿正)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