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 09:10:59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關于申論文章備考,名言警句可以優化文章的語言表達,給文章寫作增色添彩,同時,使用名言佳句也是體現考生個人知識儲備的有效途徑,不僅能讓自己的文章看起來“神采奕奕”,還能迅速抓住考官眼球。為此,華圖教育匯總了文章寫作時?荚掝}的名言佳句:
民生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釋義:長聲嘆息而淚流滿面,為老百姓多災多難而哀傷。
2、為人臣者,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西漢 賈誼《新書·大政上》
釋義:做臣子的,把使老百姓富?鞓纷鳛楣,把使者百姓貧窮痛苦視為罪責。
3、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為基。——東漢 王符《潛夫論·務本》
釋義:治理國家的人以使民眾富裕作為根本,以合乎正道的理論作為基礎。
4、節欲則民富,中聽則民安。——晏嬰《晏子春秋•內篇問下》
釋義:節制私欲,那么百姓就會富裕;判斷訟事無差錯,那么百姓就會安定。
5、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宋 程頤《代呂晦叔應詔疏》
釋義:當政的道理,以順民心為根本,以使百姓生活寬裕為根本,以安民而不擾民為根本。
6、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
釋義:民眾的生計、生活在于勤勞,勤勞就不會出現物資匱乏。
7、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屈原《離騷》
釋義:老百姓過日子樂趣各樣,我獨自愛修養習以為常。
法治
1、為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道,曰儉與勤;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不難于聽言,而難于言之必效。——明 張居正《張居正奏疏集》
釋義:正和清廉是從政的要領;儉樸和勤勞是持家的方法,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并不困難,難的是認真切實地貫徹執行;聽取群眾意見也不算難,難的是讓群眾的意見實際生效。
2、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王維《上劉左相書》
釋義:法律一經訂立,凡有違犯者,必須實施懲治;命令一經發出,只有堅持執行,而不能違反。
3、在一切能夠理解法律支配的人類的狀態中,哪里沒有法律,那里就沒有自由。——洛克
4、當秩序成了混亂的時候,就不得不用混亂來維持秩序,拯救法律了。——法國 羅曼·羅蘭《哥拉·布勒尼翁》
5、一個國家如果綱紀不正,其國風必須頹敗。——塞內加
6、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
7、法律是為了保護無辜而制定的。——愛略特
變化
1、通其變,天下無弊法;執其方,天下無善教。——隋 王通《中說·周公》
釋義:通曉事物變化而靈活應對,天下就不存在有弊端的法制;拘泥于陳規舊制而死板教條,天下就不會有好的教化。
2、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周易·豐》
釋義:太陽運行到中天就會向西偏移,月亮圓滿之后就會虧缺,天地間的圓滿與缺失,都是隨著時間而消亡、生息。
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系辭下》
釋義: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則變化,變化則通達,能通達,則能恒久。指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地發展。
4、一個懂得余地并充分運用余地的人,十有八九便是成功者。而一個猛將和總是目的很純的人,往往很快就會碰壁。
5.記住,只要你不斷地說下去,事情也許就會有變化。發出聲音永遠是有用的,因為它們可能會被聽到并引發改變。
6.時代總是不斷向前推進的,它不會因為任何而停止發展。歷史發展的洪流滾滾地向前流淌,我們的城市日新月異,每天都在發生著奇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