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3 14:03:17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中有一類題目,常常這樣設問:“說法(不)正確的是”、“以下與文意(不)相符的是”、“文中(沒)有論及的是”、“(不)可以推出的是”。這種題目側重的是我們查找細節的能力。然而,在實際做題中,同學們總是無從下手,或者很難找到題目中的錯誤之處。下面華圖教育就給大家提供一個小抓手——“因果詞”,幫助大家更好地解決這類題目。
【例1】方言,指各地用語。周秦之時,政府派遣“軒使者”(乘坐輕車的使者)到各地搜集地方用語,并加以記錄整理。兩千多年前,西漢揚雄著《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東漢應劭將此書名簡稱為《方言》,此后“方言”開始作為特定詞語使用。與方言對應的是雅言,后稱官話、國語,1956年后稱普通話并予以推廣。60年后,普通話推廣已非常成功,而方言卻面臨著式微、需要保護的局面。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說明方言與普通話的發展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B.說明方言與普通話都擁有非常悠久的發展歷史
C.作者認為普通話的推廣導致了方言式微的局面
D.應該思考如何讓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相得益彰
【華圖解析】D。細節題需要我們將選項帶入材料中,與材料進行比對。A項對應文段第四、五句話,但是這兩句話僅談到了方言和普通話,并未提及二者相輔相成的關系,排除。B項定位到文段第四句話,但是文段只說“與方言對應的是雅言,后稱官話、國語,1956年后稱普通話并予以推廣”,至于普通話是否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無從得知,排除。C項用因果詞“導致”強調了普通話推廣與方言式微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是通過第五句話,我們發現二者只是并列提到的兩個事實,并不存在因果關系,選項犯了“強加因果”的錯誤,排除。D項同樣出自文段末句,可以看出,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我們面臨著保護好方言的問題,所以需要思考如何讓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相得益彰。故本題選擇D項。
【例2】20世紀70年代,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十二萬字以上的帛書,其中有一部失傳已久的《相馬經》,是我國動物學、畜牧學的重要文獻。春秋戰國時期,由于已從車戰演變到騎兵作戰,馬的身價愈來愈高。傳說中的相馬專家是伯樂,事實上,這類專家數量眾多,《呂氏春秋》就提到十個相馬家,《史記》也提到“以相馬立命天下”的人士,這些都可以證明古人對相馬的重視。
下列說法與原文相符的是:
A.相馬技術的發展使得車戰逐漸被淘汰
B.《相馬經》是伯樂所撰寫的相馬學專著
C.相馬術的出現推動了古代動物學的發展
D.相馬師這一職業早在漢代以前就已經出現
【華圖解析】D。A項通過因果詞“使得”,強調相馬技術是“因”導致車戰被淘汰這個“果”,但是由文段第二句話得知,應該是車戰被淘汰這個“因”,使得馬的身價越來越高,而后才有相馬技術發展的“果”,A選項犯了“顛倒因果”的錯誤,排除。B項,原文并未提及《相馬經》的作者,排除。C項帶入到材料第二行,原文只提到《相馬經》是我國動物學和畜牧學的重要文獻,由此無法推出相馬術的出現推動了古代動物學的發展,排除。D項,由材料第四行《呂氏春秋》中已提到相馬家,可知相馬師這一職業在漢代以前已出現的說法正確。故本題選擇D項。
小伙伴們,通過這兩道題,我們發現當選項中出現:因為、由于、因此、所以、導致、致使、使得等因果詞時,有可能會出現“強加因果”或“顛倒因果”的錯誤。所以,希望各位同學在之后的備考中,能夠保持著“挑刺兒”的標準,“因果”的敏感,仔細分析細節題,順利避坑!
以上是《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題-善用“因果”判細節》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