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 09:28:3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國考以及各省公務員考試中,邏輯判斷中的前提型題目幾乎每年都會考查到。很多備考同學也都知道,遇到這種題優先考慮的就是搭橋的方法。但是對于到底怎樣搭橋,如何找到論據和結論間的跳躍概念,好多小伙伴卻是一頭霧水,不知從哪下手。今天華圖教育就通過例題帶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
【例1】植物葉片受傷后會流出綠色的汁液,同時葉片的清香變得更加濃郁,這種“綠色清香”可引誘害蟲的天敵前來清除害蟲。研究人員利用轉基因方法將青椒合成香味酶的基因導入十字花科的擬南芥中,一旦有菜粉蝶的幼蟲啃食葉片,擬南芥散發的清香便會增強。隨后,菜粉蝶的天敵粉蝶盤絨繭蜂大量涌來。這種寄生蜂把卵產到菜粉蝶幼蟲身上,在菜粉蝶幼蟲形成蛹前就可以把幼蟲吃個精光。研究人員因此得出結論,如果把這一研究成果應用到蔬菜栽培方面,可大大減少農藥的使用量。
為了使研究人員的結論成立,必須補充以下哪一前提?
A.前蔬菜栽培使用的農藥主要是用于消除害蟲
B.轉基因蔬菜葉片受傷后散發出來的清香會增強
C.植物的“綠色清香”是它們自我防御的武器
D.目前我國的現行法律是允許種植轉基因蔬菜的
【華圖解析】A。題干通過在植物中導入基因,讓植物在被害蟲啃食后散發出更濃郁的清香,吸引害蟲的天敵前來清除害蟲,得出“如果將這一研究應用到蔬菜栽培方面,能夠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這一結論。題干在“防治害蟲”和“使用農藥”之間存在跳躍,A項在兩者之間建立聯系,是題干結論成立必需的前提。故本題選A。
【例2】不同的讀者在閱讀時,會對文章進行不同的加工編碼,一種是瀏覽,從文章中收集觀點和信息,使知識作為獨立的單元輸入大腦,稱為線性策略;一種是做筆記,在閱讀時會構建一個層次清晰的架構,就像用信息積木搭建了一個“金字塔”,稱為結構策略。做筆記能夠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標注,因此與單純地瀏覽相比,做筆記能夠取得更優的閱讀效果。
要使上述論證成立,還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用瀏覽的方式進行閱讀屬于知識加工的線性策略
B.閱讀效果的好壞取決于能否在閱讀時抓住要點
C.做筆記涉及更加復雜的認知加工過程
D.與線性策略相比,結構策略能夠讓學習提升速度
【華圖解析】B。我們快速瀏覽題干,確定結論為最后一句話:做筆記能夠取得更優的閱讀效果。得出結論的論據為:做筆記能夠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標注。論據與結論之間存在跳躍的概念為“對主要內容進行標注”和“更優的閱讀效果”。對比選項,發現只有B項滿足,B項中的“抓住要點”與題干中的對“主要內容進行標注”意思一致,可以起到搭橋的效果。故本題選B。
通過以上練習,我們發現,當遇到前提型題目時,我們可以通過尋找結論中的新概念,再定位論據,快速突破鎖定選項。在考場緊張的氣氛下,我們應該盡量積累做題技巧,提高做題速度,從而可以保質保量地完成一套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