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 09:50:12 三支一扶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zyf/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三支基層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 2024三支一扶每日一練(2023.6.20),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2023三支一扶,民生實事就業項目 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教材+歷年 2本,戳>>> 華圖教育官方旗艦店 立即購買。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三支基層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1. 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這一拐點被稱為:
A.碳循環
B.低碳化
C.碳中和
D.碳達峰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第二步,碳達峰,就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達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標志著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實現脫鉤,達峰目標包括達峰年份和峰值。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巖石圈、水圈及大氣圈中交換,并隨地球的運動循環不止的現象。A項排除。
B項:低碳化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B項排除。
C項:碳中和,節能減排術語,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C項排除。
2. 對于我國古代地理的相關表述不正確的是:
A.“江表”指長江以南地區
B.“中國”泛指中原地區
C.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
D.“山東”的含義自古至今沒有發生變化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人文地理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山東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關中的秦人,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有時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這時,山東是一個地域性的泛稱,還不是一個準確的地理概念。至唐代和北宋時代,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被稱作山東,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東專指齊魯之地。到了金代,設置了山東東、西二路,山東才真正成為政區名稱。明代初期設置山東行省,后改稱山東承宣布政司。清朝初年,設置山東省,“山東”正式成為本省的專名。古人以左為東,故又稱山東為“山左”。故“山東”的含義發生過變化。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江表是指長江以南的地區,從中原地區看,地處長江之外,南方六朝都泛稱江表。A項排除。
B項:中國,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泛指中原地區。中國有“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代稱。B項排除。
C項: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是因為兩地受到太陽輻射影響不同。水南為陰,水北為陽,是因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影響,南岸比北岸更濕潤。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都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太陽直射點始終位于北回歸線以南,陽光主要從南方照向北方,南坡為陽坡,南面能夠得到更多的太陽輻射,獲取更多的熱量。因此山南為陽,山北為陰。而同時河流受到地球自轉偏向力影響,河流在流動時會向右岸偏移,而中國大部分河流都是東西流向,河南岸(右岸)容易受到河水的沖擊、侵蝕,形成南濕北干的情形。因此水北為陽、水南為陰。C項排除。
3. 下列關于光的說法,錯誤的是:
A.光是一種電磁波
B.光在真空中無法傳播
C.光是由物質中的原子產生的
D.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大于在固體和液體中的傳播速度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光是從物質的原子中發射出來的,其本質是一種處于特定頻段的光子流,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為299792458≈3×10?m/s,在空氣中的速度要慢些。在折射率更大的介質中,譬如在水中或玻璃中,傳播速度還要慢些。故B項“光在真空中無法傳播”說法錯誤。
因此,選擇B選項。
4. “十三五”期間,我國完成防沙治沙任務一千多萬公頃,不僅筑起了生態屏障,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下列選項中,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正確的有幾項:
、倌撩駷楂@取眼前利益,挖采中草藥
、谶^度放牧,草地地表過度踐踏
、廴蜃兣、降水減少
、苓^度開采地下水
A.4項
B.3項
C.2項
D.1項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人文地理知識。
第二步,土地沙化,是指由于土壤侵蝕,表土失去細粒(粉粒、黏粒)而逐漸沙質化,或由于流沙(泥沙)入侵,導致土地生產力下降甚至喪失的現象。其成因包含:①氣候變化。氣候變暖、降水減少會加劇沙化;②開荒;③濫挖濫伐;④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等。
、夙棧航┠陙,生態環境相對脆弱的西北地區大規模濫挖發菜、干草和麻黃等野生中藥材的事件時有發生,中藥草的濫挖容易造成土地沙化。①項正確,當選。
、陧棧何鞅钡貐^超載過牧日趨嚴重,過渡放牧造成了對草地地表的過度踐踏,草原地表土壤結構破壞嚴重,經風吹蝕,大量出現風蝕缺口,牲畜放牧越多的草地,土壤裸露的也越多,形成的荒漠化面積也越大。②項正確,當選。
、垌棧河嘘P研究表明,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溫度的顯著升高,我國沙化土地集中分布的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大陸腹地,是全球同緯度地區降水量最少、蒸發量最大、最為干旱的地帶。氣候變暖、降水減少加劇了該區氣候和土壤的干旱化。③項正確,當選。
、茼棧何鞑康貐^農業灌溉比重大,農業、林業用地面積持續增加,導致水資源需求量增長,水資源短缺矛盾加劇,特別是造成下游地區水資源匱乏。加之該區對地下水的持續超采利用,導致西部地區地下水位不斷下降,土地沙化加重。④項正確,當選。
故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正確的有4項.
因此,選擇A選項。
貼心微信客服
群福利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