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13:08:52 三支一扶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zyf/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三支基層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 2024年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速記常識——經濟學,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2023三支一扶,民生實事就業項目 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教材+歷年 2本,戳>>> 華圖教育官方旗艦店 立即購買。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三支基層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2024年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告預計2024年5月份發布,筆試預計在7月份進行,其他崗位考試科目為“公共基礎知識”。為了方便各位考生進行備考,甘肅華圖教育為大家整理了2024年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速記常識——經濟學,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公共基礎知識對常識的考查可謂是上攬天文、下包地理、中間還得了解當下時事常識,比如:臺風經過可能產生的災害以及臺風天氣如何逃生等等。那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到底如何學?華圖教育為大家分門別類整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一定幫助。
經濟學板塊(順序為市場經濟理論、微觀、宏觀、名詞)
(一)市場經濟理論
1. 資源配置方式:(1)計劃配置:政府計劃部門通過計劃機制實現配置(有形的手)
(2)市場配置:市場依靠市場機制實現資源配置(無形的手)
(有形的手:英-凱恩斯-《通論》、 無形的手:英-亞當·斯密-《國富論》)
2. 市場配置的優缺點(常見但不僅限于):
(1)優點:改進生產、改善管理、效率提高、資源有效流動(口訣:省管校園哪都好)
(2)缺點: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
3. 市場的構成要素 = 市場主體 + 市場客體 + 市場行為 + 市場秩序
(速記:人(主體)在市場上交換(行為)物品(客體)時需要遵守規則(秩序))
4. 市場活動最重要、最基本的主體:企業(市場機制運行的微觀基礎)
5. 市場行為 = 購買行為 + 銷售行為 + 競爭行為
6. 企業的組織形式:個人業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7. 個人業主制 = 個人出資 + 無限責任
8. 合伙制分為:普通合伙制 + 有限合伙制
(1)普通合伙制 = 合伙出資 + 無限責任
(2)有限合伙制 = 合伙出資 + 有限責任
9. 公司制分為: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有限責任公司(對內發行股票)
10. 現代企業制度(包括產權制度 + 管理制度 + 組織制度):
(1)基礎:企業法人制度
(2)保證:有限責任制度
(3)主要形式:公司制企業
(4)條件: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
11. 市場體系的三大支柱 = 商品市場 + 資本市場 + 勞動力市場(速記:物財人)
12. 市場體系的基本特征:統一性、開放性、競爭性、有序性
13. 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開放性(速記:平靜放置)
14. 市場機制 = 價格機制 + 供求機制 + 競爭機制 + 風險機制
15. 市場機制的基礎:價格機制(核心機制)
16. 風險機制的最高層次作用形式:實行企業破產
17. 市場經濟的三大規律 = 價值規律 + 競爭規律 + 供求規律
(二)微觀經濟學
1. 有效需求 = 愿意 + 能夠
2. 影響需求的因素:價格、收入、相關商品、喜好程度、價格預測
3. 價格影響需求: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比)
4. 收入影響需求:收入越高、需求量越大(正比)
5. 替代品影響需求:替代品價格越高、該商品需求量越大(正比)
6. 互補品影響需求:互補品價格越高、該商品需求量越小(反比)
7. 偏好影響需求:偏好越大、需求量越大(正相關)
8. 價格預測影響需求:未來價格上漲、當期需求量增加(正相關)
(正比的有:收入、替代品 反比的有:價格、互補品)
9. 需求價格彈性的定義:需求量變動對于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10. 富有彈性(彈性大):需求量變動程度 > 價格變動程度(彈性系數 > 1)
11. 缺乏彈性(彈性小):需求量變動程度 < 價格變動程度(彈性系數 < 1)
12. 需求單一彈性 = 彈性系數 = 1
13. 彈性較大的商品類型:奢侈品、替代品較多的物品、高檔耐用品
14. 彈性較小的商品類型:生活必需品、無法替代的物品、短時間內需要的物品
15. 豐收悖論(也稱谷賤傷農):豐收時,農民收入降低--因糧食為缺乏彈性物品
16. 恩格爾定律:收入增加、食物支出占比越小
17. 恩格爾系數:食物支出/總支出(系數越大,收入越低)
18. 需求彈性包括:需求價格彈性、需求收入彈性、需求交叉彈性
19. 有效供給 = 愿意 + 能夠
20. 影響供給的因素:價格、成本、相關商品價格、生產技術、政府政策、未來預期
21. 價格影響供給:價格越大、供給量越高(正比)
22. 成本影響供給:成本越高、供給量越低(反比)
23. 替代品價格影響供給:替代品價格越高、該商品供給量越低(反比)
24. 互補品價格影響供給:互補品價格越高、該商品供給量越高(正比)
25. 均衡價格;供給 = 需求時的價格
26. 最高限價:一般低于市場均衡價格,用于限制某些產品價格上漲,保護消費者
27. 最低限價:一般高于市場均衡價格,用于扶持某些行業的發展,保護生產者
28. 供求法則:供給 > 需求,價格下降;供給 < 需求,價格上漲(物以稀為貴)
29. 市場結構: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市場
30. 完全競爭市場:理論上存在的極端市場。無數買者和賣者、商品同質、信息完全
31. 壟斷競爭市場:很多賣者、商品有差別且互為替代、進出門檻小
32. 寡頭壟斷市場:只有幾個賣者、商品同質或有差別、進出門門檻較高
33. 完全壟斷市場:廠商只有一個、無替代品、不允許有新廠商進入
34. 價格歧視:同種產品、不同價格;(共分為三個等級)
(1)一級價格歧視:理論上存在,按消費者愿意支付最高價格為售價
(2)二級價格歧視:不同數量、價格不同
(3)三級價格歧視:不同市場或群體、價格不同
35. 市場失靈:資源無法實現有效配置
36. 導致市場失靈的因素: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對稱
37. 公共物品的特點:非競爭性 + 非排他性
38. 信息不對稱的兩種類型:逆向選擇(優汰劣勝)+ 道德風險(損人利己)
(三)宏觀經濟學
1. 社會總需求 = 消費 + 投資 + 政府購買 + 凈出口
2. 宏觀調控的目標 = 經濟增長(最重要)+ 充分就業 + 穩定物價 + 國際收支平衡
3. 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
4. 內需:投資、消費
5. 外需:出口
6. 國內生產總值(GDP):地域概念,一國或一地區、全部最終產品、市場價值總和
7. 國民生產總值(GNP):國民概念,常住居民、全部最終產品、市場價值總和
8. 失業 = 有勞動能力 + 愿意就業 + 沒有工作
9. 失業率 = 失業人口/勞動力人口
10. 失業的類型: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周期性失業、季節性失業、隱蔽性失業
11. 充分就業 = 自然失業率 = 自然失業人口/勞動力人口
12. 通貨膨脹:價格普遍而持續地上漲;實質:社會總需求 > 社會總供給
13. 通貨緊縮:價格普遍而持續地下降;實質:社會總需求 < 社會總供給
14. 通貨膨脹的衡量:生產價格指數(PPI)、消費價格指數(CPI)、批發物價指數(WPI)
15. 通貨膨脹的影響:四不利:固定收入者、債權人、工人、低收入者
四有利:變動收入者、債務人、雇主、高收入者(口訣:高便孤鶩)
16. 菲利普斯曲線:短期內,通貨膨脹率越高、就業率越高、失業率越低(反比)
17. 凈出口 = 出口 - 進口
18. 國際收支凈額 = 凈出口 - 凈資本流出 = 0
19. 宏觀調控的手段:經濟手段(間接調節、最常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0. 財政政策 = 財政收入 + 財政支出
21. 財政收入 = 稅 + 利 + 債 + 費
22. 財政支出 = 政府購買 + 轉移支付
23. 稅收的三個特點: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
24. 國債的三個特點:自愿性、有償性、靈活性
25. 政府轉移支付(貨幣性支出)= 社會保障支出 + 財政補貼
26. 政府購買(實質性支出)= 日常政務 + 各種物品 + 勞務
27. 財政政策的運用:
(1)經濟蕭條(通貨緊縮):減稅、增發國債、增加轉移支付、增加購買(三增一減)
(2)經濟過熱(通貨膨脹):增稅、減少國債、減少轉移支付、減少購買(三減一增)
28. 中央銀行的三大職能:發行的銀行、國家的銀行、銀行的銀行
29. 商業銀行的三大職能:存款業務、貸款業務、結算業務
30. 我國三大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31. 貨幣政策 =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 再貼現率 + 公開市場業務 + 基準利率
32. 貨幣政策的運用:
(1)經濟蕭條(緊縮):降準、降再貼現率、買入債券、降息(三降一買)
(2)經濟過熱(膨脹):提準、提再貼現率、賣出債券、提息(三提一賣)
33. 收入分配的類型: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
34. 初次分配:由生產部門自主進行
35. 再分配:由政府主要進行
36. 三次分配:慈善公益
37. 基尼系數:用于衡量收入分配差異。介于0-1之間,越大越不公平
38. 三種社會結構:金字塔、啞鈴型、橄欖型
39. 第一產業:不用深加工即可消費。包括:農、林、漁、牧。
40. 第二產業:對第一產業進行加工的產業。
41. 第三產業:除一、二外其他各行各業。包括流通 + 服務
42. 貿易順差(出超) = 出口 > 進口
43. 貿易逆差(入超) = 出口 < 進口
44. 匯率:貨幣與貨幣之間兌換比例
45. 直接標價法:1外幣= ?本幣
46. 間接標價法:1本幣= ?外幣
47. 本幣貶值:不利于進口、有利于出口、進口商品物價上漲、資本外流、國內物價漲
48. 本幣升值: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進口商品物價下降、資本內流、國內物價跌
49. 世界經濟三大支柱組織、全球經濟治理三駕馬車:國際貨幣基金、世貿、世界銀行
50. 世界兩大金融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
5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世界貿易組織(WTO)
52. 其他經濟組織:
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AIIB: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SCO:上海合作組織
(四)經濟學名詞
1. 口紅效應:收入降低、廉價高檔品需求量反而增加
2. 棘輪效應: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3. 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4.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每增加1單位消費,滿足程度下降一點
5. 機會成本:選擇一個放棄其他選擇中的最大收益
6. 沉沒成本:付出切不可收回
7. 牧童經濟:破壞資源環境來進行發展
8. 黑天鵝事件:可能但不常見的風險
9. 灰犀牛事件:太過于常見以至于忽略的風險
10. 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創造動力
(2)消費反作用生產:消費是生產的目的、調節生產、動力、創造新勞動力
11. 社會再生產的過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
貼心微信客服
群福利小灶
上一篇:2024年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速記常識——科技知識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