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14:30:17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行測備考過程中,大家對很多題目都感覺模棱兩可、十分糾結,究其本因,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做題方法,既失了分,又浪費了寶貴的做題時間。今天華圖教育就以判斷推理中的“真假話”題目為例進行分析,帶大家體會做題方法的重要性。
一、掌握題干特征
要想用正確的做題方法解題,首先得能辨識題型。“真假話”題目的特點往往是:題干為幾句進行猜測的話,其中有真有假,問法中說明真假話的個數后,讓我們根據這些信息來進行推理。
【例】某大學哲學系三年級本科生參加了一次國家英語六級考試。關于考試的四類情況,四位同學做出了如下猜測:
甲:所有同學都及格了。
丙:肯定不會全部同學都及格。
。阂膊粫
乙:小張沒有及格。
有同學都不及格。
如果只有一位同學猜錯了,則下列哪項為真:
A.甲猜錯了,小張及格了
B.甲猜錯了,小張沒有及格
C.乙猜錯了,小張及格了
D.丙猜錯了,小張及格了
這道題的題干特征即滿足上述特征:題干中四位同學做出了猜測,并且最后問法中說明“只有一位同學猜錯了”,讓進行推理。
二、明確解題方法
第一步,“找”——找有矛盾關系的兩句話。
有矛盾關系的兩句話滿足特征:永遠一真一假(也即一對一錯)。所以找到互為矛盾的兩句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真假關系。比如這道題中甲“所有同學都及格了”和丙“肯定不會全部同學都及格”是矛盾的,所以甲、丙兩句話一真一假。但是此時我們還不能得出答案。
第二步:“繞”——繞開互為矛盾的兩句話,看其他人的猜測。
現在已知矛盾雙方甲和丙一真一假,結合問法得知四位同學中只有一位同學猜錯了,可得出猜錯的同學一定在甲、丙之中,所以此時我們繞開甲、丙,可知剩下的乙、丁兩人的猜測一定是對的。由乙猜對了,可推出“小張沒有及格”。結合選項可知只有B項說法正確,故本題答案選B。
這道題中我們僅用了兩步就鎖定了答案,方法固定,便捷高效。但是也有稍微復雜一點的題目,這時我們的解題思路不變,只需要多加第三步,華圖教育再帶領大家分析一道題目:
【例】某學校學雷鋒小組決定給校園的小樹澆水,可當他們到達學校之后,發現學校正好有3個學生,而小樹已經澆過水了,老師問小樹是誰澆水的,甲說:“是乙澆的”,乙說:“不是我澆的”,丙說:“不是我澆的”。這三個人有兩個人說了假話,一個人說了真話。由此可知,說真話的是:
A.甲 B.乙 C.丙 D.無法確定
【華圖解析】B。這道題同樣符合“真假話”的題目特征,三個人說了三句話,其中只有一句是真話。我們先做前兩步:
一“找”:甲和乙的話為矛盾(甲說是乙澆的,乙說不是乙澆的),一真一假。
二“繞”:因為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所以繞開甲、乙,剩下的丙說的一定是假話,可以推出是丙澆的,但是題目需要找出說真話的人,僅通過這兩步得不到答案。
此時進行第三步:“回”——回到第一步找到的矛盾命題中,判斷矛盾雙方的真假情況。根據剛才第二步得到的信息可知是丙澆的水,所以可以知道矛盾雙方中甲的說法“是乙澆的”是假的,乙說不是自己澆的是真話。本題選擇B。
通過這兩道例題我們會發現“真假話”題目解題方法是很巧妙的三步走:一“找”、二“繞”、三“回”,利用好這個方法我們就可以快速地解題?吹“方法”的魅力后,希望大家也能自己積累更多其他題目的解題方法,做到高效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