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10:57:45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片段閱讀作為考生在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抓分點”,一直備受大家的喜歡,一方面源于題目本身的標志性詞語較多;另一方面是因為它不像選詞填空那樣有內容的空缺,對題目的把握性會更大。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正是因為標志性的信息較多,也會導致有些考生在做題時,忽略對原文的理解,過于關注和依賴標志信息,而導致了對題目材料的片面解讀。而其中,當屬轉折文段更為典型。
轉折文段多以轉折詞為標志,常見的轉折詞如“但是、可是、然而、卻是、實際上、事實上”等。在考試中,轉折詞來引導出作者的意圖的情況還要再細分:
(一)如果轉折詞后作者直接給出了自己的觀點,那么轉折詞后的觀點句就是作者的意圖,這種行文也是最?疾榈奈亩晤愋。
我們以下題為例來看:
【例1】所謂歷史,通俗地講就是已經發生過的事實。如果從時間尺度來講,歷史是增加了時間尺度標記的現實。而所謂現實,就是正在發生的事實,因此,也可以說從時間尺度講是標度為零的事實。實際上,如果從時間軸來看,作為時間零標度的現實一直是在持續變動的。這種變動使得時間尺度軸上的絕大多數事實,都飛快地成為歷史,只是其所具有的時間刻度是不同的。
作者通過這段文字重在說明:
A.已經發生過的事件均可載入歷史
B.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新的歷史史實
C.不同時段的歷史僅是記載的時間刻度不同
D.歷史與現實的區分主要依據已然或者未然
【華圖解析】B。文段首先指出歷史和現實在時間尺度上的區別;接著以"實際上"轉折,論述了事實與歷史在時間軸上的變化關系,說明現實的持續變動使絕大多數事實都飛快地成為歷史。轉折后為文段重點,即文段主要是在強調歷史是持續、不間斷地發生著的。 B項表述與此一致,當選。
A項,“均可載入歷史”無中生有且表述絕對,排除。
C項,未體現歷史的持續變動性,且“僅是”表述絕對,排除。
D項,“歷史與現實的區分”是轉折前的內容,非文段論述重點,且由“而所謂現實,就是正在發生的事實”可知,“未然”表述有誤,排除。
故本題選B。
(二)如果轉折后作者提出了與前文觀點相左的論據,那么此時作者的意圖是對前文觀點的反駁。
還是來看一道例題感受一下:
【例2】從能源看,自煤炭時代進入石油時代后,石油成為維系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資源,隨著老油田一個個衰落,新油田的發現越來越困難,人們不禁擔心,這種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勢必會枯竭,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特別是近十年,科技大發展促進了勘探開發,曾經的技術瓶頸一個個被突破了,許多過去沒有經濟儲量的地區也發現了大油田,剩余可采儲量不僅沒有低,反而越來越多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勘探技術的發展是提高石油產量的突破口
B.對化石能源枯竭的憂慮是杞人憂天
C.科技發展使石油開采煥發新的生機
D.石油可采儲量近十年來呈現爆發式增長
【華圖解析】B。在文中找到轉折詞的位置,發現轉折前有一個觀點:人們擔心,不可再生能源勢必會枯竭。轉折之后通過近十年的事實來證明石油是不會枯竭的,所以轉折之后是對前文觀點進行反駁,故本文主要是為了證明人們的擔憂是多余的,結合選項,B合適;A、C選項說明了科學技術的重要性,非重點;D選項“近十年”的數據只是論據,非重點。
以上就是轉折詞引導作者意圖時常見的兩種情況,大家在做題時一定要注意區分清楚。當然啦,轉折文段還存在內容對比的情況:如果轉折詞前后并無作者意圖表達,僅是兩種不同情況的客觀說明,則文段重點就在于概括全文。這種文段大家可以多多關注華圖教育的其他文章來學習哦。
最后華圖教育祝愿各位考生都能把握機會,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