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13:30:1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論證推理類題目是行測考試判斷推理中的常見題型但也是難題,而論證推理題目中常見的形式是探討“何為原因”,因為要判斷選項中因果和題干中的因果雙方是否存在聯系,使得大家常常與正確答案擦肩而過,尤其是削弱類的題目中針對因果關系的削弱方式“另有他因”就是一個典型的難點和易錯點,今天華圖教育就帶你一起去解鎖“另有他因”。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另有他因”,所謂“另有他因”指題干結論在找某個現象的原因,選項告訴我們可能是別的原因導致的,而不是結論所給的原因,且要求選項說的原因與題干圍繞同一對象或時期,其中的邏輯原理就是讓題干中原先的原因的可能性下降,從而達到質疑的目的。舉個例子來感受一下。
【例題】這兩天有點感冒,然后昨天吃了一個蘋果,今天發現感冒癥狀好了不少,所以我覺得一定是吃蘋果治好了我的感冒。
A.999感冒靈也能治療感冒
B.昨天吃完蘋果后還吃了999感冒靈
【華圖解析】選擇B項。題干根據吃完蘋果后感冒癥狀減緩了,得出結論吃蘋果能治療感冒,若要去削弱該結論,得找一個選項表明感冒癥狀減緩未必是吃蘋果發生了作用。
A選項,強調的是吃999感冒靈能治療感冒,但是并未提及“我”有沒有吃感冒靈那就不能說明可能是別的原因使得感冒癥狀好轉,那么也就不能說明不是感冒靈起的效果,即不能降低蘋果作為原因的可能性,所以不能削弱。
B選項,強調的是在吃蘋果的同時還吃了999感冒靈,那說明很有可能是999感冒靈治好了感冒,而不是吃蘋果,從而也就降低了蘋果使得感冒治愈的可能性。
上述例子提醒我們,對于“另有他因”中的“他因”,要和題干的“因”要同期發生,否則沒有削弱力度。
【例題】研究人員對中風幸存者進行分組實驗。他們讓一組中風幸存者在研究人員的監督下進行為期3個月的戶外健步走鍛煉。另一組不進行運動,而是接受治療性按摩。實驗結束后,研究人員發現在持續6分鐘的測試中,步行組的人比按摩組的人走得更遠,能比后者多走17.6%。研究者認為,身體適度受損的中風幸存者僅通過簡單廉價的運動就能獲得更有效的效果。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A.步行組的平均年齡為72歲,按摩組的平均年齡為65歲
B.與按摩組相比,體質的改善使得步行組中風幸存者生活質量更高
C.步行組中風幸存者還服用了相關治療藥物,按摩組停服了相關藥物
D.研究證明,對身體嚴重受損的中風幸存者來說,接受按摩的效果更佳
【華圖解析】選擇B項。題干觀點是:身體適度受損的中風幸存者僅通過步行就能獲得更有效的效果。
A項,說明步行組平均年齡比按摩組年齡高,但步行組卻比按摩組走得更遠,在某種意義上也就證明了簡單廉價的運動真的能起到作用,補充論據,排除;
B項,體質的改善使得步行組生活質量更高,論點討論是簡單運動是否會獲得更有效的效果,討論話題不一致,不能削弱,排除;
C項,步行組服用了藥物,按摩組未服用,說明在步行和按摩的同時還發生了一個影響結論的因素,即是否服藥,并且服藥和步行之間并沒有聯系,即我們不能將步行和服藥看作一回事兒,也就是說現在存在多個可能的原因,從而也就降低了步行作為原因的可能性,保留;
D項,強調的是身體嚴重受損的人,但論點強調的是身體適度受損的人,討論的主體不一致,屬于無關選項,排除。
故本題答案選B。
綜上,要想掌握好“另有他因”,就要確定“另有他因”中的“他因”,要和題干的“因”是否有時間的同步性和關聯性。只有用心仔細分析才不會判斷錯誤,同時更要做好力度比較,我們下期講力度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