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6 10:08:24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判斷推理中的邏輯判斷部分,在考試中題量穩定,難度大,一直是廣大考生備考過程中復習的重點和難點。在國考和多個省考中邏輯判斷穩定在10道題,涵蓋翻譯推理,真假推理,分析推理,歸納推理,論證,集合推理,平行結構,原因解釋,時間排序等等多種題型。本篇給大家整理總結關于平行結構題型中?嫉倪壿嬛囌`。
邏輯謬誤是指違反思維規律或邏輯規則的議論,尤其指論證中不符合邏輯的推論。邏輯謬誤分為形式邏輯謬誤與非形式邏輯謬誤。形式邏輯謬誤是指不依據形式邏輯推理規則進行的推理、演繹、論證而導致的邏輯謬誤。比如:“如果A那么B,非A,所以非B。”不符合逆否推理規則。本篇主要討論另一種-非形式邏輯謬誤,不僅在國考中出現過,多個省考都有涉及,下面這道題是2019年國考真題:
例:有位青年到雜志社詢問投稿結果。編輯說:“你的稿子我看過了,總的來說有一些基礎,不過在語言表達上仍不夠成熟,流于幼稚。”青年問:“那能不能把它當作兒童文學作品呢?”
下列選項中與青年所犯的邏輯錯誤相同的是:
A.甲問:“我能用藍色墨水寫出紅字,你信嗎?”乙答:“不信。”甲就提筆在紙上寫了一個“紅”字
B.甲到處宣揚說:“我從來不炫耀自己的優點。”
C.甲說:“人生太短,我們應該珍惜時間,抓住機會,盡情揮霍。”
D.甲開車撞到了行人乙,二人爭執起來,甲說:“我有多年駕駛經驗,責任不可能在我。”
先分析題干推理形式:編輯認為青年的稿子比較“幼稚”,這里的幼稚是指“成人思想不成熟”,而該青年把“幼稚”理解為“還未系統接受教育的小朋友,思想天真無邪等”,屬于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A項:甲說的“紅字”傳遞給乙的信息是“紅顏色”的字,而甲寫出了“含義為紅”的字,屬于偷換概念,與題干邏輯錯誤相同,符合;B項:甲的話和他的行為互相矛盾,與題干邏輯錯誤不相同,排除;C項:甲說的“珍惜時間”和“盡情揮霍”屬于互相矛盾,與題干邏輯錯誤不相同,排除;D項:甲的話“多年駕駛經驗”和“是否有責任之間”不具有必然推出關系,屬于理由不充分,與題干邏輯錯誤不相同,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
例:在某公司的一次會議上,甲說:“我們部門的工作不受重視,什么事總是低人一頭!”
乙聽了說:“你不想低人一頭,那就只能選擇努力高人一頭了。”
與題干中乙所犯的邏輯錯誤相同的是:
A.文學作品的敘述方法,不是順敘,就是倒敘,二者必居其一
B.經驗主義不能一概反對。例如,工作經驗就不應該反對
C.我很相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信的
D.凡是犯罪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所以違法行為都是犯罪行為
題干中在乙的觀點里除了“低人一頭”就是“高人一頭”,但是實際上,還存在別的可能性,這屬于非黑即白的邏輯錯誤,即把黑和白作為僅有的可能,卻忽略了其他可能性的存在,也叫虛假兩難。A項:指出對于文學作品的敘述除了倒敘就是順敘,但是實際上對于文學作品的敘述還有其他方式,例如平敘、合敘等,屬于非黑即白的邏輯錯誤,與題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B項:將經驗主義與工作經驗等同,屬于偷換概念,與題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C項:既說世界上沒有東西是可以相信的,又十分相信這句話,屬于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與題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D項:犯罪行為→違法行為,因為違法行為,所以犯罪行為,屬于肯后肯前的錯誤,與題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
例:考勤主管:“你為什么遲到,不知道上班有時間規定嗎?”
工作人員:“我這是第一次遲到,我以前從來沒有遲到過。”
下列哪項出現的邏輯錯誤與題干最為類似?
A.甲:“今天天氣真好,可以一起去游玩嗎?”乙:“今天的天氣這么好,不適合游玩。”
B.警官:“這個東西是你偷的吧?”嫌疑人:“我發誓我沒有偷過任何東西。”
C.媽媽:“你不是喜歡吃魚嗎?為什么不多吃點?”孩子:“我今天心情特別好,從來沒有這么好過。”
D.丙:“昨天那個人講得太好了,不是嗎?”。“是的,而且那個人還很友好。”
題干中考勤主管問的是你為什么遲到,而工作人員回答的是第幾次遲到,是答非所問。C項是答非所問,因此,選擇C選項。
【來源】2017年0326深圳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第37題
非形式邏輯謬誤在歷年的真題中頻繁出現,除了以上幾個例題中出現的偷換概念,非黑即白,答非所問,還有自相矛盾,斷章取義,等等邏輯謬誤。把近幾年考試中容易考到的一些非形式邏輯謬誤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呈現,希望方便廣大考生整理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