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6 17:07:59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話題一致原則在言語理解與表達中大有妙用,適用于多種不同題型,是非常好用的解題技巧之一,今天我們就一塊來學習一下話題一致這一解題技巧吧!要想掌握話題一致原則,我們需要解決如下五個問題:
問題一:話題是什么?
答:話題即文段主要論述的對象,或者擴展為文段所圍繞的核心內容。通俗的來說話題就是文段圍繞“誰”展開,話題范圍擴展的話可以理解成“誰”+“怎么了”。注意:文段話題詞個數不僅僅局限于1,有時候話題詞可以是多個,以一個話題詞和兩個話題詞居多。
問題二:話題一致原則是什么?
答:話題一致原則是指正確選項論述的話題應該與文段的論述話題保持一致。
問題三:如何確定文段話題?
答:在文段當中判別話題的方式大概有以下三種:1. 高頻詞,即文段重復出現的詞,多為名詞或名詞性短語。2.重點句中強調的詞。(重點句即主旨句)3. 專有名詞,通常專有名詞有引號,表強調。
問題四:話題一致適用于哪些題型?
答:主要適用于主旨概括題、意圖判斷題、標題選擇題、語句填空題、語句排序題、下文推斷題。
問題五:話題一致原則具體怎么用?
答:這個問題就不是小編三言兩語能解釋的清楚的啦,讓我們上真題!
【例1】(主旨概括題)對微生物進行科學研究,需要超出常規的研究思路與工具。說到工具,很多人肯定會首先想到顯微鏡,但顯微鏡只適合觀察,如果要進行生化分析的話,瓊脂的作用更加重要。如果你去過微生物實驗室,你會發現大家最常用的實驗工具就是培養皿,里面鋪著一層富含營養的瓊脂。每一個細菌都能在瓊脂表面單獨長成一個肉眼可見的菌斑,每個菌斑里含有成千上萬個完全一樣的細菌,這在生物學術語里叫做一個“克隆”。因為瓊脂是半固態的,細菌的位置被固定住了,無法在菌斑之間自由往來,這就等于將一個細菌克隆并擴增到足夠大的量,卻沒有遭受其他細菌的污染,只有這樣,科學家們才能對其進行生化分析。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A. 在微生物研究中顯微鏡的作用有限
B. 瓊脂在生化分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C. “克隆”技術使生化分析更具操作性
D. 在實驗室里科學家是如何進行生化分析的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對微生物進行科學研究時需要特殊的研究思路與工具。接著提到“顯微鏡”這種工具,并通過“但是”引出瓊脂在進行生化分析時更重要。后文通過“微生物實驗室是如何利用瓊脂培養微生物的”來闡述細菌與瓊脂的關系,從而論證瓊脂的重要作用。文段重點是“瓊脂在生化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文段主體詞為“瓊脂”。
第二步,對比選項。只有B項主體詞為“瓊脂”,與文段主體一致。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C項和D項:“顯微鏡”、“克隆”技術和“科學家”,均與文段主體不一致,排除即可。
【例2】(意圖判斷題)基礎數學是一門對天賦要求極高的學科, 它的高度抽象性讓不具備這種天賦的人望而生畏。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 是數學選擇了它的追隨者, 而非相反。 加之數學是一門完全依賴人自身最純粹的大腦機能進行探索的學科, 這使得一流的數學研究介乎學問和藝術創造之間, 總是在 “靈感乍現” 的時刻產生突破。 因此, 數學家實際上是一個極其冒險的職業, 其成就幾乎完全仰仗天賦和靈感的偶然眷顧。 另一方面, 對具有數學才能的人來說, 現代社會充滿了機會的誘惑, 金融、 計算機、 互聯網, 都是比數學研究更賺錢的行業。
這段文字意在:
A. 解釋數學家可遇不可求的現象
B. 說明天賦對于數學研究的意義
C. 探討基礎數學研究的本質規律
D. 強調基礎數學發展面臨的困境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基礎數學對人的天賦要求極高,然后介紹數學研究還總是在“靈感乍現”時產生突破。接著用“因此”引導結論,對前文的兩方面內容進行總結,指出“數學家的成就幾乎完全仰仗天賦和靈感的偶然眷顧”。后文的“另一方面”與前文構成并列,又提及到“對具有數學才能的人來說,現代社會充滿了機會的誘惑”。文段為并列結構,從天賦、靈感、誘惑三個方面解釋數學家可遇不可求的現象。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對文段內容的全面概括。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C項和D項:均未提及“數學家”,話題不一致,排除即可。
【例3】(標題選擇題)西方經典說,文學是一朵金薔薇,由無數的金子碎屑合成!都t樓夢》無疑是中國文學的“金薔薇”,而細節正是形成金薔薇的那些碎金屑。它龐大豐富的內容,都是通過細節來表達的。當一個人要告訴另一個人:《紅樓夢》這書好在哪里,為什么會百讀不厭,書里的人物如何使人感動,作者的意圖怎樣含蓄、巧妙地傳達……就要帶著那另一個人去領略細節,回味對話,感受心靈的悸動。就像一座大觀園,須要開門后一處處走來,一亭一院進去,一草一木賞過,才能知道這園子如何精美,如何曲徑通幽。
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
A. 細節的芳香
B. 心靈的悸動
C. 金薔薇的魅力
D. 品味《紅樓夢》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援引西方經典,說明文學“由無數的金子碎屑合成”。第二、三句提出觀點,指出《紅樓夢》豐富的內容都是通過細節來表達的。接下來通過舉例具體論證《紅樓夢》中細節的魅力。分段是“分-總-分”的脈絡,重點強調《紅樓夢》中的細節給作品帶來的美好。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細節的芳香”與文段話題一致,適合做文段的標題。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心靈的悸動”在舉例中出現,非重點,排除B項。C項“金薔薇”是對文學的比喻,不是文段論述的重點話題,排除C項。D項話題范圍過大,沒有點明“細節”這個核心話題,排除D項。
【例4】(語句填空題)農民賣糧舒心,源于市場之“手”用得好。2020年的夏糧生產,不僅數量增加,質量也在提升。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專用麥比例高,全國優質強筋弱筋小麥面積占比35.8%,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從目前收購市場情況看,每斤優質小麥要比普通品種高出0.1元左右。這背后,________________。如今,多元化市場主體入市收購,既讓豐收糧有了更加多樣化的銷售渠道,也讓優質糧食品種銷路更好、價格更高,優糧優價成為種糧農民增收的“金鑰匙”。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說到底就是穩住這些農民的種糧收益,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B. 正是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市場機制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C. 全國農戶構成了糧食安全的堅強基石,穩住糧食生產的好形勢
D. 通過優化供給體系,拓展糧食產加銷增值空間,分享增值收益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橫線處的上下文語境。文段首句統領全文,指出農民賣糧舒心,源于市場的積極作用。第二、三句話具體描述了2020年夏糧生產不僅數量增加,質量也在提升,主要表現為專用麥比例高。橫線前的內容主要強調從收購市場的情況看,優質小麥比普通品質均價高。橫線后緊接著論述了多元化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糧食的價值與意義。因此,橫線前后都強調了市場的作用,而橫線出現在文段中間,在文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由“這背后”可知,橫線處填入的語句應該和前文話題保持一致。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論述了市場機制的作用,和前文話題保持一致,符合語境,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當選。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C項和D項:均未提及市場在農民種糧過程中的作用,與上下文話題無關,排除即可。
【例5】(下文推斷題)我在家常常一人站在窗前向樓下看,安靜的院子里有一群流浪貓。流浪貓有其自己的生活,天蒙蒙亮時就會慵懶地走動,等待好心人送來的貓糧。它們三五成群,吃飽了就打打鬧鬧,累了就找地歇息,高高興興地過上一天。我發現其中有一只花貓不怎么合群,老是獨自游走或靜臥幽處,仿佛心里有事。
這是一篇文章的開頭,接下來最可能講述的是:
A. 這群流浪貓的奇聞趣事
B. 那只不合群的貓的故事
C. 樓下為什么聚集流浪貓
D. 人怎樣與動物和諧相處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快速瀏覽文段,重點分析尾句,判別文段話題落腳點。文段前半部分圍繞一群流浪貓的生活進行論述,尾句作者提到他發現一只不合群的花貓,話題發生了轉變,變為了一只不合群的花貓。根據話題一致原則,下文應該圍繞“這只不合群的花貓”展開。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與文段尾句話題一致。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C項和D項:“這群流浪貓”“為什么聚集流浪貓”“人怎樣與動物和諧相處”均與文段尾句的話題“不合群的花貓”無關。
【例6】(語句排序題)①在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發現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頭、箭頭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樹干造出的獨木舟便是遺證
、陉懙厣系姆e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現了苔蘚、地衣和細草,這些凍土原始植物引來了馴鹿等動物
、塾殖D晔苤鴱奈髅婧臀髂厦婀蝸淼拇笪餮笈瘽駳饬鞯挠绊,很適合生物的生長
、軇游镉治幼≡谥袣W的獵人在夏天來到北歐狩獵
、荼睔W雖說處于高緯度地區,但這一帶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經的地方
、捱@大約發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時代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 ⑥⑤③②④①
B. ⑥②④①⑤③
C. ⑤③②④⑥①
D. ⑤②③④①⑥
【答案】C
【解析】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⑤句指出北歐的地理環境,受暖流影響;⑥句出現代詞“這”,且在句中找不到指代對象。相比而言,⑤句更適合做首句,排除A項和B項。
第二步,C項和D項的差別在于⑤句后面接③句還是②句。②句講的是積冰融化后,出現了植物并引來了動物;③句“又”表補充,繼續討論暖濕氣流的影響。③句與⑤句均圍繞洋流影響論述,話題一致,因此順序應為⑤③,排除D項。
因此,選擇C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