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7 09:13:57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行測題量大、時間緊是普遍的感受。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不僅要注重準確率,同時還要兼顧時間,提高效率,避免后續題目因時間不夠倉促應對而失分。對于言語中細節判斷這類題型,相對來說會更耗時,其實難度并不大,本質上是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我們關注的不是文段的主要內容,而是與選項相關的各個細節。為了提高效率,那我們應該先看選項還是先看文段呢?其實,這兩種方式并無所謂對錯,只要遵循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的原則進行比較就可以,但這兩種方式還是有些區別的,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兩種不同的做題順序的邏輯:
1、先看選項再看原文
這種方法要先勾畫選項中的重點,即核心話題的一些關鍵詞,它們就是“線索”,我們帶著線索閱讀原文尋找與之相關的表述,遇到相關信息之后再進行詳細的比較。這種做法好處就是,在閱讀文段的時候更加具有目的性,但是也有缺陷,對瞬時記憶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否則就會出現閱讀文段的時候忘記選項內容的尷尬情況。
2、先看原文再看選項
先閱讀文段內容,大致了解文段每個部分談論的內容,在熟悉文段的基礎上看選項,也可以做到將選項定位,再進行詳細的比較。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文段只需要大致了解,沒有太大的記憶負擔,通覽文段也可以有一個全面的把握,能夠將選項內容快速定位,效率也很高。但是這種方法要求具備掃讀及提煉的能力,對于篇幅過長的文段,這種方式不如先看選項的方式,很可能文段中的部分內容是不需要進行關注的。
下面給大家展示兩道例題的部分內容,是為了讓大家感受一下兩種方式的應用:
【例1】
在宏觀尺度下,金剛石通常被認為表現不出絲毫變形行為。任何極端嘗試對它進行變形的后果往往在還沒有達到可見變形之前就發生脆性斷裂。這使它在一些可能承受機械變形的應用中受到限制。為對其進行納米尺度力學測試,研究組設計了一套獨特的納米力學實驗方法,對單晶和多晶金剛石納米針樣品進行了定量的“壓縮—彎曲”測試。結果顯示,測試樣品均可實現遠高于宏觀金剛石數十倍以上的大變形,且在極大范圍內可完全回復。實驗結果經模擬分析,確認單晶金剛石納米針在拉伸側的彈性形變量達到約9%,對應強度亦接近其理論極限。此次發現將有助于進一步拓展金剛石在藥物傳輸、生物探測和影像等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下列選項對上述文字理解正確的是:
【問題】下列信息與原文內容表述是否一致?
實驗中,多晶金剛石納米針樣品在拉伸側的彈性形變達到約9%
【分析】解題思路,選項與原文進行對應。先看選項,勾畫選項關鍵詞:“多晶金剛石”、“形變達到約9%”(數字作為對應原文的線索更加明顯),在原中文對應倒數第二行“單晶金剛石納米針在拉伸側的彈性形變量達到約9%”,選項表述為“多晶”與原文中“單晶”不符。
這道題目篇幅較長,先看選項,能夠迅速進行定位,效率會更高一些。
【例2】
人力資源競爭,固然是一種市場競爭,卻與普通商品的市場屬性有所不同。薪資待遇固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勞動者對于職業的權衡,卻是多方面因素綜合考量的結果。因此,人力資源的競爭,必須回歸以人為本的理念。
【問題】下列信息與原文內容表述是否一致?
、 只要以人為本就能在人力資源競爭中獲勝
、 勞動者會從多方面綜合考量職業
【分析】分析文段,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閱讀文段,尾句的表述“人力資源的競爭,必
須回歸以人為本的理念”,“必須……”是必要條件,而問題中的“只要……就……”是充分條件,屬于偷換邏輯,①與原文表述不一致。②對應文段中“勞動者對于職業的權衡,卻是多方面因素綜合考量的結果”,符合文意。
文段并不長,內容清晰也容易閱讀,先看文段再看選項能夠快速進行定位,也會很快解題。
在細節判斷題中,對于不同的情況先看選項或者先看文段都各有優劣。對于每個人而言,大多是會形成一種思維固式,大家都可以進行嘗試,看自己更適合哪種方法。所謂沒有最好的方式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歡迎大家參加華圖的培訓學習,每個人都能收獲到更高效的學習方法、技巧,都能深層次淬煉言語思維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