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8 19:10:04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主旨題在公職類筆試當中是一種比較有難度的題目,是許多考生為之頭疼的題型,但又占據了言語理解的半壁江山,因此這是各位考生必然要攻破的一種重要題型。很多考生反映,做主旨題完全憑感覺,正確率自然也是忽高忽低,完全不能保證言語理解板塊的得分率。主要是因為對于文字的理解大家總是容易陷入“主觀理解”、“個人感受為主”的陷阱。這種情況下,更需要我們尊重原文,尊重作者個人的主觀意思表達。接下來,我們通過一道例題來告訴大家在主旨題中如何做到“忠于作者”。
例題
站在親情的角度,人們都希望逝者沒有真正地死去,希望他們永遠地活下去。這是很正常的情感。但是,站在客觀的角度,每個死亡的生命至少在肉體上已經失去了生命的特征,并且整個肉體也必然會消失。從精神層面上講,生命的延續是脫離生物學概念的,一個人生命在精神層面存在多久,取決于這個生命為世界帶來了多少值得懷念的東西,F代生命觀跳出了肉體的觀念,將捐出自己的器官視為生命的延續,以及自己在這個世界存續的最好方式。
這段文字主要表明:
A.精神層面的死亡不同于肉體層面的死亡
B.捐獻器官是延長生命在世界上存續的時間的一種方式
C.生命觀應該跳出肉體的層面,倡導器官捐獻
D.人們不希望親人離世,也不愿意捐獻他們的器官
【解析】
首先,分析文段。文段的前兩句話說明了,站在親情的角度,人們舍不得親人逝去,希望他們永遠活下去。接著作者通過一個轉折詞“但是”表達自己的觀點,說明在客觀的角度上來說肉體已經死亡。接著論述精神層面存在多久,取決于生命為世界帶來了多少值得懷念的東西。通過轉折后的表述我們可以知道,此時作者的傾向是在肯定肉體的死亡是一種不可逆的事實。接著又指出,“現代生命觀跳出了肉體的觀念,將捐出自己的器官視為生命的延續,以及自己在這個世界存續的最好方式”。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于捐獻器官這件事是持肯定態度。再結合前兩句話,結合人們的一般愿望,捐獻器官可以實現人們對于親人的情感寄托。
其次,對比選項。B項是對主旨句的同義替換。選擇B選項。這道題,很多考生通過自己的主觀臆斷認為既然捐獻器官是件好事,那么是不是應該倡導呢?大家注意,“倡導”在原文中,作者并沒有明確表示,僅僅屬于做題人的主觀想法,不代表作者的觀點。因此,不能選C。A與D選項與作者的觀點無關,直接排除。
綜上所述,做主旨題時一定要尊重作者的主觀表達,切忌帶入過多自我的“揣測”。希望通過講解,各位考生們能對主旨題有更加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