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 11:17:3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真假話問題是行測邏輯判斷這個部分中技巧性比較強的一類題目。讓我們來了解一類考試常見的真假話問題,洞悉其中做題思路,散去真假話問題曾經給大家帶來的“陰霾”。
涉及到真假話問題往往考查的就是矛盾關系。矛盾關系指的是:“在同一素材下,兩個命題永遠一真一假。”面對真假話問題,我們可以采用:一找二繞三回的方式來解決。也就是找到矛盾,繞開矛盾,回到矛盾。
以下面這道題為例:
例1
在索萊島上,有四個草屋,每個草屋的門上掛著一塊牌子。第一塊牌子上寫著:“有些草屋中沒有食物。”第二塊牌子上寫著:“該草屋中沒有獵槍。”第三塊牌子上寫著:“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第四塊牌子上寫著:“該草屋中有草藥。”索萊島上的游客發現,四塊牌子中只有一塊牌子上寫著真話。
由此可以推出:
A.四個草屋中都有草藥
B.四個草屋中都有食物
C.第三個草屋中有獵槍
D.第四個草屋中沒有草藥
【華圖解析】D。問法告訴我們只有一句真話,所以其他三句話為假。真假話問題首先考慮找到矛盾關系。那我們需要找到同一素材,也就能夠找到存在矛盾關系的兩句話。我們會發現第一塊牌子和第三塊牌子上的內容存在一真一假的矛盾關系。我們并不能確定矛盾中誰真誰假,那就需要我們來到的第二步,繞開矛盾?梢缘弥渌麅删浣詾榧。第二塊牌子:“該草屋中沒有獵槍”為假,真實情況為第二個草屋中有獵槍,無答案,再看第四塊牌子:“該草屋中有草藥”為假,真實情況為第四個草屋無草藥,故答案選D。
剛才的題目相對比較簡單,只用到了一找和二繞。有一些比較復雜的兩真兩假的題目可能會用到假設法,涉及到三回。我們再來看一道例題。
例2
家里有四個孩子,分別是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幾顆,母親問是誰偷吃了糖果,四個孩子各有說辭:
甲說:我們中有人偷吃了糖果;
乙說:我們四個都沒有偷吃糖果;
丙說: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沒有偷吃糖果;
丁說:我沒有偷吃糖果。
如果四個孩子中有兩個說的是真話,有兩個說的是假話,則說真話的是:
A.說真話的是甲和丙
B.說真話的是甲和丁
C.說真話的乙和丙
D.說真話的是乙和丁
【華圖解析】A。問法上存在兩真兩假,利用真假話問題的解題思路一找二繞三回,找到存在矛盾關系的兩句話甲乙,繞開矛盾后由于兩真兩假,所以丙丁也為一真一假,并且丙丁中存在關聯性信息“丁沒有偷吃糖果”,這時需要假設,假設“丁沒有偷吃糖果”為真,則丙丁都為真,與題干信息矛盾,假設錯誤,所以“丁沒有偷吃糖果”為假,也就是丁為假,丙為真,把這個信息帶回矛盾中,可得甲真,乙假,故答案選A。
以上的兩種真假話問題是考試中比較常見的真假話問題,做題方式可以概括為找到矛盾,繞開矛盾,回到矛盾?梢运儆洖橐徽叶@三回。大家要善于找準相關題型,將做題方式熟練掌握,在考試當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