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2 09:40:59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行測考試中,主旨題因其所占篇幅長、套路多歷來備受考生關注,甚至一度成為耗時久、錯誤率高的“低性價比”代名詞。有些文段能通過“應該、只要……就……”等關鍵詞提示考生勾畫出重點句,但也有些文段并沒有關鍵詞提示,甚至作者意圖都沒有直接在文中出現,我們統稱為“隱性主旨”或“意圖不明顯文段”。如何使“隱性”主旨“明晰”化?如何利用其隱含信息推斷作者意圖?我們就其中一類“重要性+缺陷”文段做具體說明:
“重要性+缺陷”類文段,即作者在文段中先闡述某事物的重要性,然后再介紹目前我們所做的不足或缺陷。作者雖未明確表達意圖,但既然闡明其重要性,而且我們做得還不到位,那言外之意就是要我們重視起來,去想一個“彌補缺陷”的針對性對策。所以想解決這類文段,考生要弄清楚“誰”重要,要彌補的“缺陷”到底是什么,這才是我們選擇對策的關鍵。
【例題】科學素質是公民實現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基礎。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不能滿足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研究表明,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30多個發達國家,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最低都在以上,我國僅為6.2%。雖然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提高很快,但發展不平衡,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別是我國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務很不均衡,農民、城鎮新居民、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獲得服務的機會明顯偏少。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
B.全社會應關注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
C.我國與發達國家在公民科學素質上存在差距
D.我國公民科學素質不高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華圖解析】A。文段首先強調了科學素質對公民和社會的重要意義,接著通過與發達國家的對比,指出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存在的比例低,不均衡問題。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說明要解決這一問題,即進一步提高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A項,原文指出“科學素質”的重要性,并且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有缺陷,A項為彌補缺陷的針對性對策,保留。B項,原文需彌補的缺陷是“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提高不夠”而不是“全社會沒關注科學素質的提高”,故B項無法推出且無針對性,排除。C、D項僅指出存在的問題,非解決之策,排除。故本題選A。
由此題可見,有些文段觀點句雖不明顯,但通過作者對某事物的重要性強調及缺陷的論述,依然可以推斷作者意圖,即“彌補缺陷”。望各位考生多加練習,巧用隱含信息明晰文段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