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3 09:47:3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一、總分結構
理論知識
提出觀點——解釋說明:觀點是重點句,通常在首句。解釋說明包括舉例論證、原因論
證、反面論證、援引觀點等。
“專家認為”“學者認為”“我覺得”“我認為”后文通常引出觀點。
“……顯示”“……表明”“……指出”出現在文段句首時,通常引出觀點。
適用題型:
重點在文段的段首。適用:主旨概括、意圖判斷、標題選擇、語句填空、下文推斷。
必會題型
1.古往今來,人們對于信息加密的探索從未停止。古時候,人們在信封上滴蠟蓋上火印,
但仍防不住有人拆開、讀完再復原,F代,人們用電磁波傳遞秘密,但“音量”再低,也防不
住精細的竊聽。后來,科學家設法將“音量”調低到如此程度:只依靠一顆顆光子,任何竊密
者去測量都會破壞它,從而被發現。如今,量子通訊將信息減弱到極限,即量子級別,再小
心的讀取都會徹底改變它。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
A.量子通訊的加密原理
B.量子通訊的最大優勢
C.信息加密的主要方式
D.信息加密的發展歷程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介紹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探索信息加密的方式。
后文分別論述古時候、現代、后來、如今各階段人們利用滴蠟、電磁波、光子、量子等方式
進行信息加密。綜合文段,該文段是“總—分”結構,主要討論人們對信息加密方式的發展變
化。
第二步,對比選項。A 項和 B 項的“量子通訊”只針對分論點里面的“如今”,“古代”“現
代”都未提及,排除 A 項和 B 項。C 項“主要方式”概括片面,文段重點討論各個時期的加密
方式的發展歷程,排除 C 項。D 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 D 選項。
2.調查顯示,目前青少年已成為游戲的主力用戶,而農村留守兒童沉迷游戲的時間則更
長。相對簡單的社交生活讓農村青少年更容易被屏幕里的奇幻世界吸引;隔代監管的家庭結
構又讓他們能夠輕易找到機會接觸游戲;再加上游戲運營公司投其所好的游戲設計與不遺余
力的推廣引誘,農村青少年成了網游更容易捕獲的“獵物”。曾經充滿野趣的鄉村生活,正被
對游戲世界里“吃雞”和“搶大龍”的沉迷異化。網絡游戲成癮的危害絕不僅僅是荒廢學業,一
些游戲以錯誤導向構建的世界觀會對青少年形成誤導和畸形塑造,從而埋下社會隱患。
這段文字主要強調
A.國家應加強對網絡游戲的監管
B.網游成癮給社會埋下諸多隱患
C.農村青少年成網游成癮“重災區”
D.多方面因素導致農村青少年網游成癮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通過調查顯示,得出觀點“農村留守兒童沉迷
游戲”。后文中,從簡單的社交生活、隔代家庭結構、游戲公司三個方面,解釋了兒童沉迷
游戲時間長的原因。最后兩句說到了,目前游戲在鄉村存在的危害。文段為“總-分”結構,
重點在于第一句。
第二步,對比選項,C 選項為主旨句的同義替換,選擇 C 選項。A 選項是對策,文段
中沒有提到,同時主體為國家不是鄉村,排除 A 選項;B 選項,說到了網游成癮的危害,
沒有具體到鄉村,排除 B 選項;D 選項,對應到文中的第二句,是原因解釋的內容,原因
解釋為了證明主旨句,圍繞原因解釋的選項排除,排除 D 選項。
因此,選擇 C 選項。
3.老子論“道”,強調人性的本然狀態;孔子論“仁”,強調社會的應然狀態。在理論邏輯
上,老子從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圖救贖異化的人性;孔子從倫理教化的角度,企圖重構崩潰
的秩序。在價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體的社會之“德”為理論歸趣,其抽象哲學觀與社會
價值觀并無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會之“道”為理論指向,其社會價值觀與抽象哲學觀也
無判然界限。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說法不符合作者觀點的是:
A.老子之“道”與孔子之“仁”構成理論上的互補關系
B.老子之“道”與孔子之“仁”構成價值觀的辯證關聯
C.老子之“道”與孔子之“仁”彰顯的價值觀相互對立
D.老子之“道”與孔子之“仁”雖表面相反但深層相濟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老子論“道”與孔子論“仁”分別強調的內容,
后兩句分別從理論邏輯和價值取向兩方面進行解釋說明,所以文段行文脈絡為總-分,“老子
之“道”以具體的社會之“德”為理論歸趣”“孔子之“仁”以社會之“道”為理論指向”說明二者之
間的關系為辯證統一的,是有關聯、有關系的。
第二步,對比選項。原文作者的觀點強調老子論“道”與孔子論“仁”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
是有關聯的,并不是對立的,所以 C 不符合作者觀點。
因此,選擇 C 選項。
4.躺著玩手機,除了影響視力、肌肉、脊柱之外,還會降低顏值。晚上十一點半后身體
會分泌抑制黑色素的蛋白酶,可一直持續到凌晨四點,如果這段時間見光(比如開著小臺燈),
身體就會停止分泌這種蛋白酶,人就會眼袋變黑、出現雀斑等。除此之外,夜間長時間玩手
機會使體內激素晝夜節律失調導致激素分泌紊亂,更容易使人長痘。此外,在床上長時間使
用手機、平板或者其他能發出光線的電子產品,都會抑制人體內褪黑素的生成,讓人始終處
于淺睡眠,大大減少深度睡眠的時間。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夜間玩手機更容易使人長痘
B.躺著玩手機可能會影響視力
C.側躺玩手機還可能降低顏值
D.玩手機會抑制褪黑素的生成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篇引出觀點,即“躺著玩手機會降低顏值”,后文分
別對這一觀點進行具體解釋說明,如“晚上十一點這段時間見光人就會眼袋變黑、出現雀斑
等” “發出光線的電子產品,都會抑制人體內褪黑素的生成,讓人大大減少深度睡眠的時間”。
故文段為“總—分”結構,第一句為文段的主旨句。
第二步,對比選項。C 項是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符合作者意圖。
因此,選擇 C 選項。
【拓展】A 項、B 項和 D 項:均缺少核心話題詞“降低顏值”。
5.①杵狀指是一種手指或腳趾末端增生、肥厚、增寬、增厚,遠端指節從根部到末端拱
形隆起呈杵狀膨大的一種畸形表現。
、谌绻呐K比較脆弱的話,那在平時就會經常出現手指顫抖、不聽指揮的情況,特別是
在手握東西的時候根本拿不穩。
、圻有一些人的指甲和其他人的會有明顯的不同,一般來說,正常的手指上面的指甲是
圓潤飽滿的,而患有心臟病的患者指甲是凹凸不平的。
、苋藗兂S“十指連心”來形容手指與心臟之間的密切關系。
、莓斈愕氖种赋霈F手指震顫、指甲異常、杵狀指等異常表現時,可能是心臟病的警示。
、扌呐K是否健康,有時的確能從手指上看出端倪。
將以上 6 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⑥④⑤③
B.④⑥⑤②③①
C.④⑥⑤③②①
D.⑥②①④⑤③
【答案】B
【解析】第一步,觀察選項,確定首句。①介紹杵狀指的概念,②講心臟和手指顫抖,
、壑v指甲的表現,④講手指和心臟密切相關,⑤講三種手指的異常表現,⑥講心臟確實和手
指有關。通過對這六個句子內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整個文段是圍繞心臟和手指展開描述的,而
、苁紫忍岢隽耸种负托呐K有關的話題,引出話題,適合做首句,因此排除 A 項和 D 項。
第二步,對比選項,進行句子間的關聯驗證。觀察 B 項和 C 項會發現它們的區別只在
于后三項①②③的順序不同。先看這三句前的⑤,主要介紹了三種手指的異常表現,而仔細
分析①②③句會發現,這三句是針對⑤“震顫、指甲異常、杵狀指”三種表現的具體闡述,因
此⑤和①②③形成“總——分”的脈絡關系,按照總句⑤的描述順序可以得出后三句的排列順
序應為②③①。
因此,選擇 B 選項。
6.追劇成癮的人,很難忍住不超前點播。因為有一項能力,他們是相對欠缺的,這個能
力叫做延遲滿足,延遲滿足是自我控制的表現之一,反映的是一個人在面對誘惑時,能否為
了長遠收益,暫時控制自己的即時滿足沖動。追劇成癮且忍不住購買超前點播的觀眾,普遍
都在尋求即時滿足。
這段文字可用來回答:
A.追劇成癮是因為缺少哪種特殊能力
B.即時滿足行為的心理學解釋是什么
C.為什么有人愿意為超前點播掏腰包
D.怎樣評價延遲滿足和即時滿足行為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先引出了觀點,有人會為超前點播買單,緊接著
通過“因為”引出原因分析的內容,即他們延遲滿足的能力相對欠缺,普遍追求即時滿足。文
段為“總—分”結構,第一句為文段重點句。
第二步,對比選項。C 項為文段內容的概括歸納項,符合提問要求。
因此,選擇 C 選項。
【拓展】A 項:“追劇成癮”話題錯誤。B 項:“即時滿足”為解釋原因的內容,且文段未
提及心理學解釋。D 項:“延遲滿足和即時滿足”為解釋原因的內容,非重點。
7.地球上的各個角落都存在生命繁殖,云朵里也不例外。國外一研究團隊發現,在其設
計的一個名為“吸云器”的過濾裝置里,微生物的密度為 1 萬個至 10 萬個不等,與自來水中
一致。隨后,其生物學教授證實。云朵里的藻類、菌類、細菌、病毒都非;钴S,大氣就像
微生物的棲息地,盡管這些微生物中的大部分對人體無害,但多位生物學家指出,它們仍可
能會傳播疾病,而且傳播距離可達數千米。
最適合作為這段文字的標題的是:
A.“吸云器”的新發現
B.走進云朵的神秘世界
C.云朵——生命的起源地
D.云朵之中充滿生命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先分析文段,文段開頭提出觀點,云朵里也存在生命繁殖。接下來,
通過“吸云器”來證明云朵中微生物很多,并描述它們的密度、種類、活躍度、影響。屬于總
-分結構,重點句在開頭,主體詞是“云朵”和“生命”。
第二步,辨析選項。A 項,主體詞錯誤,并且沒提到“生命”,不符合文意。B 項沒提到
“生命”,不符合文意。C 項“生命的起源地”描述錯誤,不符合文意。D 項既提到“云朵”,也
提到“生命”,與重點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 D 選項。
8.作為一個讀書人、寫書人,生活在北京是一件幸運的事。北京的高校多,圖書館多,
書店多,愛讀書的人也多。北京的實體書店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也因此,北京的閱讀活動
眾多,內容豐富,形式活潑。閱讀活動我參加過多次,還以作家的身份談讀書和創作與一個
人精神成長的關系。在這樣濃郁的文化氛圍里,我常常感到一座古城的面貌因讀書而煥然一
新。
這段文字旨在說明:
A.北京是一座讀書氛圍濃厚的城市
B.書店是建設書香社會的主要推手
C.北京的閱讀活動給讀者的體驗極佳
D.以書為伴者生活在北京是一種幸運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講述讀書人生活在北京很幸運。后文都是在講北
京讀書氛圍濃厚,對為什么讀書人生活在北京是一件幸運的事具體進行解釋說明。文段為“總
-分”結構,主旨句為第一句。
第二步,對比選項。D 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 D 選項。
【拓展】A 項:非重點,用來論證為什么讀書人生活在北京是一件幸運的事。B 項:無
中生有。C 項:非重點,用來論證為什么讀書人生活在北京是一件幸運的事。
二、分總結構
理論知識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解釋說明——提出觀點(得出結論)
總論點為重點,即對策或觀點(結論)是重點
適用題型:
重點在文段的段尾。適用:主旨概括、意圖判斷、標題選擇、語句填空、下文推斷。
必會題型
1.許多商家和平臺違規收集、買賣用戶的電話信息,并通過第三方平臺發送營銷短信,
已經形成了利益鏈條。斬斷違規營銷短信背后的利益鏈,既要從源頭上加大對非法獲取、過
度收集使用消費者信息等行為的打擊力度;也要以碼號資源為抓手,對碼號資源授權發放設
置更嚴格的條件與流程,加大對發送端口的檢查力度;還要壓實電信運營商的責任,嚴厲打
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行為。設備制造商也可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建立預
警監測、防范攔截等機制,幫助用戶免受垃圾短信侵擾。同時,用戶也應當提高警惕,學會
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這段文字主要強調:
A.需要從源頭治理營銷短信
B.治理營銷短信的具體途徑
C.規范營銷短信需政府出擊
D.斬斷利益鏈必須綜合治理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出“違規營銷短信”這一問題,后文提出解決“斬
斷違規營銷短信”的對策,分別從源頭、碼號資源、電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以及用戶角度
提出解決辦法。文段為“分—總”結構,對策部分為主旨句,重在說明需要治理營銷短信。
第二步,對比選項。B 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 B 選項。
【拓展】A 項:“源頭”只對應對策之一,片面。C 項:“政府”無中生有。D 項:缺少核心
話題“營銷短信”。
2.中華民族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對廣大
青少年而言,既是一堂深刻詮釋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
之不易的歷史課,也是一堂生動展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思政課。見證歷史偉業、感受人民情懷、聆聽奮進足音,廣大青少年堅
定了“四個自信”,振奮了民族精神,激發出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無限熱情。從抗擊新
冠肺炎疫情的青年突擊隊,到把奮斗身影定格在鄉村希望田野上的青年第一書記,從“清澈
的愛,只為中國”的戍邊英雄,到奔赴偏遠地區播撒夢想的支教群體。無數事實表明:“新時
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這段文字主要在強調:
A.黨成立 100 周年對廣大青少年而言很有意義
B.新時代的青年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
C.中國共產黨人把汗水融入到黨和人民事業
D.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期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通過背景鋪墊引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話題。
第二句論述黨成立 100 周年對青少年的教育作用。第三句論述青少年愛黨、愛國、愛社會主
義。尾句通過舉例“青年突擊隊、青年第一書記、戍邊英雄、支教群體”來論證“新時代的中
國青年堪當大任”。文段為“分—總”結構,尾句觀點句“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堪當大任”為主旨
句。
第二步,對比選項。B 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 B 選項。
【拓展】A 項:對應文段第二句話,非主旨句。且缺少核心話題“堪當大任”。C 項和 D
項:缺少核心話題“青年”。
3.春陽社成立之初,社員成分比較復雜,商學界名流眾多,藝術傾向和審美趣味多樣。
首演《黑奴吁天》時為擴大影響邀請戲曲名伶參與演出,骨干演員也多為商界京戲愛好者,
以致把戲演成中西大雜燴,這顯然不是王鐘聲倡導新式演劇的初衷。故在首演后他就調整方
向,在短短的四個月內頻繁舉行公演,不難發現其中貫穿著一條明顯的動機線索,即借“創
設音樂學校”之名為培養戲劇新人籌集辦學經費?梢赃@樣說,春陽社解散的更深層原因,
是王鐘聲試圖擺脫那些愛好京戲的紳商社員,創辦演藝學校培養新劇人才,開展專業性演出,
實現其以演劇開通民智、改良社會的宏大理想。
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
A.春陽社因何解散
8言語理解與表達
B.春陽社與舊時代
C.新式演劇的悲劇
D.以演劇改良社會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紹春陽社成立之初的情況,首演的戲成了中西大
雜燴,背離創辦人初衷。接著借調整方向表明王鐘聲的動機。最后,“可以這樣說”引出文段
重點,表明整個文段都在講春陽社解散的原因。文段為“分-總”結構。
第二步,對比選項。A 項是對文段主旨內容的同一概括,當選。B 項“舊時代”文中未提
及,無中生有,排除。C 項“新式演劇”只是文段論述的一個載體,文段主題詞是“春陽社”,
排除。D 項“改良社會”文段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因此,選擇 A 選項。
4.大腦腺苷是細胞耗能后的產物。當我們一覺醒來認真工作時,由葡萄糖等物質合成的
三磷酸腺苷會為大腦提供能量,供能過程中,三磷酸腺苷會逐級水解為二磷酸腺苷和單磷酸
腺苷,并最終水解為大腦腺苷。大腦腺苷會抑制下丘腦中神經元的興奮,催促神經系統進入
睡眠狀態,大腦腺苷積累得越多,人越感到困倦。一般來說,當我們晚上睡覺時,大腦會自
動清理腺苷。當我們緊張工作時,大腦的高強度運轉會讓人暫時保持清醒,一旦忙完工作,
進入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時,此時為大腦清理腺苷提供了舒適的環境,人的困意便越來越濃。
這段文字主要回答的問題是:
A.大腦腺苷是怎么產生的
B.為什么忙完工作安靜下來會犯困
C.如何讓大腦保持清醒的工作狀態
D.大腦腺苷是怎么影響人的睡眠的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篇引出大腦腺苷是細胞耗能后的產物,并具體講述
其形成過程。其次,指出大腦腺苷會催促神經系統進入睡眠狀態,我們也會感到困倦。最后,
闡述大腦會自動清理腺苷,進入安靜環境,為大腦清理腺苷提供了舒適的環境,人的困意便
越來越濃。文段為“分-總”結構,尾句是重點,講述安靜時人困意越來越濃的原因。
第二步,對比選項。B 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 B 選項。
【拓展】A 項:只對應文段前部,片面表述,排除。C 項:“如何保持清醒的工作狀態”
文段中并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D 項:“影響睡眠”屬于偷換概念,文段中的表述為“大
腦腺苷積累得越多,人越感到困倦”,排除。
5.放射狀膠質是一種細長柱狀的細胞,有兩個從細胞核上下延伸的突起,具有頂端和基
底的細胞極性。多個放射狀神經膠質附著在每個細胞頂端,形成類似上皮細胞的片狀結構。
這種片狀結構是大腦發育的基本結構。在大腦發育時,放射狀膠質通過對稱分裂的自我復制
來增加數量,然后通過非對稱分裂形成放射狀神經膠質和分化細胞。非對稱分裂中,首先會
產生各種各樣的神經細胞,之后會產生輔佐神經細胞工作的膠質細胞,最終形成復雜的大腦。
這段文字主要講的是:
A.動物大腦發育形成的基本階段
B.動物大腦中不同神經細胞的分工
C.放射狀膠質的基本結構和進化特點
D.放射狀膠質在大腦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始先提出了放射狀膠質的概念。接著指出多個放射
狀神經膠質形成的片狀結構是大腦發育的基本結構。最后又強調了大腦發育過程中放射狀膠
質在對稱分裂和非對稱分裂過程中形成各種神經細胞,并最終形成復雜的大腦。文段為“分-
總”結構,重點強調了放射狀膠質在復雜大腦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第二步,對比選項。D 項為主旨句的同義替換項。
因此,選擇 D 選項。
【拓展】A 項:“動物大腦”無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且文段也未提到“形成的基本階
段”。B 項:“不同神經細胞的分工”非文段重點,且未體現出核心話題“放射狀膠質”。C 項:
只點出了“放射狀膠質的結構和進化特點”,但未提到“大腦形成”的核心話題。
6.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原子又包括核外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當
物質溫度過高或者因為其他原因,核外電子吸收能量,擺脫了原子核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
物質就變成了自由電子和帶電離子,這種狀態下的物質就被叫做等離子體;鹁褪且缘入x子
體的形態出現的,這是物質的第四種形態,看起來和氣體有些像,因此也被叫做超氣態;
是物質燃燒過程中所進行的強烈氧化反應,其能量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換句話說,火其實
是能量的一種存在形式,是氫、碳、氧和其他物質混合而成的。如果想生火,可燃物、足夠
高的溫度和氧化劑缺一不可。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的是:
A.火的主要特點
B.火的生成條件
C.火的根本性質
D.火的存在狀態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前兩句介紹了等離子體是電子在溫度過高的條件下形成的,
緊接著第三句引出了新的話題“火”就是以等離子形態出現,可知火出現的條件之一是溫度要
高。隨后指出火是物質燃燒的過程中,進行的強烈氧化反應,可知,火出現的條件對應可燃
物質和氧氣。之后通過“換句話說”指出火是由氫碳氧和其他物質混合形成。因此文段為“換
句話說”引導的“分—總”結構,意在說明火是能量的存在形式,即火的本質。
第二步,對比選項。C 項重點句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 C 選項。
【拓展】A 項:“火的主要特點”文段并未提及,無中生有。B 項:“火的生成條件”對應
文段最后一句的補充說明,非重點。D 項:“火的存在形態”對應前文“火就是以等離子體的
形態出現的”,結論前非重點。
7.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呈現歷史性交匯,產業升級和生產要素轉移步
伐加快。對中國而言,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
國智造”轉變,時不我待。對世界而言,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加快經濟發展速
度,提升經濟增長質量,都是當務之急。從這個意義上講,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好的
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時代賦予職業教育的責任和使命。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A.發展更高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B.職業教育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
C.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才能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
D.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出世界科技產業革命這一時代背景,接著說明
在時代背景下,“中國”需要在經濟各個領域實現轉型升級,“世界各國”需要加快經濟發展速
度,最后通過結論引導詞“從這個意義上講”總結前文,提出觀點:職業教育應該為社會培養
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文段為“分—總”結構,尾句是文段的主旨句,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第二步,對比選項。A 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 A 選項。
8.有專家指出,傳統社會里,人際交往主要在血緣與地緣的基礎上展開,其特征為熟人
信任,人們彼此信任的保障機制主要是熟人關系加上人品和聲望等。隨著傳統社會向現代社
會轉型,工業化進程和城鎮化腳步加快,人際交往范圍進一步擴展,人們更多的是面對陌生
人的世界,傳統社會信任機制所依賴的關系、聲譽等因素,已經無法支撐現代社會的信任保
障機制。于是,傳統的信任保障模式逐漸失效,而現代的信任保障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在此
交匯期間,當代社會的信任保障機制呈現出相對薄弱的狀態。
這段文字主要討論的是:
A.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的不同
B.當前社會出現信任危機的原因
C.建立社會信任保障機制的思路
D.現代社會信任保障機制的特點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引出傳統社會信任保障機制所依賴的要素,接下來轉
向社會發展所發生的變化,即“傳統社會信任機制所依賴的因素,已經無法支撐現代社會的
信任保障機制”。緊跟著用“于是”“在此交匯期間”進行總結,文段是“分-總”結構,文段主旨
重在指出當前信任保障機制相對薄弱,即出現了信任危機。
第二步,辨析選項。B 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A 項,非文段重點,排除 A 項。
C 項,文段只說當前信任保障機制有問題,并沒有強調如何建立,屬于無中生有,排除 C
項。D 項,屬于“分-總”結構中分的表述內容,非文段重點,排除 D 項。
因此,選擇 B 選項。
三、總分總結構
理論知識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提出觀點——解釋說明——重申觀點
重點在尾句的對策,或首尾句的觀點
適用題型:
重點在文段的開頭和結尾。適用:主旨概括、意圖判斷、標題選擇、語句填空、下文推
斷。
必會題型
【例 1】文化創意產業在“景區、校際、社會”三個層面形成有效傳播,有重點有層次地
集中體現了當地文化特色。以文化名城敦煌為例,通過排演《又見敦煌》《絲路花雨》等一
系列劇目,使敦煌服飾文化、歌舞文化、歷史典故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公眾面前。同時,“數
字敦煌”項目實現了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播打破時空限制的雙贏,敦煌研究院、博物館“經卷、
藻井”等一系列文創產品也滿足了游客的收藏陳列需求。多位一體的設計思路,使城市文化
傳播更加系統化,更有利于塑造多元化、富生機、敢創新的城市文化形象。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使城市旅游業更加系統化
B.發揮文化創意產業在城市形象構建中的作用
C.城市文化傳播系統化有利于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D.“敦煌名城”是文化創意產業高速發展的產物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篇提出觀點——文化創意產業的傳播集中體現了當
地文化特色。中間部分以敦煌為例進行舉例論證。尾句與首句呼應——多位一體的設計思路,
使城市文化傳播更加系統化,更有利于塑造多元化、富生機、敢創新的城市文化形象。尾句
中“多位一體的設計思路”指的也是文創產業的設計思路。所以文段為“總—分—總”結構,強
調“文化創意產業”對“城市”的作用。
第二步,對比選項。B 項符合文段主旨。
因此,選擇 B 選項。
【拓展】A 項:“城市旅游業”無中生有。C 項:缺少核心話題“文創產業”。D 項:為舉
例論證的內容。
【例 2】________________,理論學習貴在獨立思考、學用結合,重在學有所悟、用有
所得,在學習和實踐中“眾里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只
有堅持學習與思考相統一,帶著問題學習,養成邊學習邊思考的習慣,在學習中聯系實際,
對現實中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將理論學深悟透。
以下句子最適合填入劃橫線處的是:
A.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B.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C.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橫線處上下文語境。橫線出現在首句,需要結合后文內容。后文
首先提出理論學習貴在獨立思考、學有所悟,接著指出“只有堅持學習與思考相統一……才
能真正將理論學深悟透”,可知文段為“總—分—總”結構,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統一的重要性。
第二步,對比選項。A 項“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只讀書學習,而不思
考問題,就會惘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與文意相
符。
因此,選擇 A 選項。
【拓展】B 項“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我曾經一整天都在思考問題,(卻)
不如片刻間學習的多。沒有體現“學習與思考相統一”,排除。C 項“業精于勤,荒于嬉;行
成于思,毀于隨”:學業由于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能荒廢在嬉笑聲中;事情由于反復思考而
成功,但他卻能毀滅于隨隨便便。沒有體現“學習與思考相統一”,排除。D 項“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學習,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
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比喻學習知識或本領,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接受得
快,愛好它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接受得更快。沒有體現“學習與思考相統一”,排除。
3.通過吸收和散射太陽輻射,氣溶膠粒子能夠影響地球和大氣系統能量平衡,進而對全
球氣候系統產生影響。氣溶膠粒子可以作為云凝結核或者大氣冰核,對云微物理結構產生影
響,進而改變云的特性(形狀、云量、壽命等)來對云的輻射特性和降水產生影響。硫酸鹽
型氣溶膠和黑碳型氣溶膠不僅能夠明顯改變降水強度和分布。而且這兩種氣溶膠均為吸濕性
氣溶膠,吸濕性氣溶膠的增加可以使大氣環流發生很大改變。作為云和降水過程中的重要環
節,氣溶膠由于其來源復雜,不同區域大氣中氣溶膠特性差異很大,使得各地云微物理性質
和降水等不同,從而對氣候產生不同的影響。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的是:
A.氣溶膠對降水量的影響
B.氣溶膠的來源及其類型
C.氣溶膠在大氣中的作用
D.氣溶膠的區域特性差異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觀點,介紹了氣溶膠粒子能對全球氣候系統
產生影響,第二句介紹了氣溶膠粒子是具體如何對云和降水產生影響,第三句為舉例說明,
以硫酸鹽型氣溶膠和黑碳型氣溶膠為例,解釋二者既可以影響降水強度和分布,也可以影響
大氣環流。文段最后重申觀點,作為影響云和降水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氣溶膠對不同區域產
生了不同的氣候影響。所以文段為“總—分—總”結構,重點句為首尾句觀點。
第二步,對比選項。C 項為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 C 選項。
【拓展】A 項:降水量的影響只是影響之一,片面。B 項:氣溶膠的來源,無中生有。
D 項:偏離文段重點。
4.對于古希臘人來說,各種形式和內容的比賽活動無所不在,凡是有競賽的地方就有規
則的存在。體育比賽有嚴格和嚴密的競賽規則,裁判員在賽場上依據規則來進行判罰,只有
如此才能產生沒有任何爭議的優勝者。這些活動的背后,如何用好的規則引導競爭,規范競
爭,使人向善,使社會更為公正,是古希臘思想家們熱衷探討的話題。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古希臘人強調競爭中規則的重要性
B.公平是古希臘思想家們持續關注的話題
C.遵守規則是古希臘體育比賽的核心理念
D.嚴密的規則才能實現社會的公正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對于古希臘人來說,有競賽的地方就有規則的
存在,接著舉了體育比賽的例子進行論證,最后再次重申觀點,強調規則對于競爭的重要性。
文段為“總—分—總”結構,首尾句是重點,強調規則對于競爭的重要性。
第二步,對比選項。A 項是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 A 選項。
【拓展】B 項:“公平”不是文段論述的核心話題。C 項:“體育比賽”屬于舉例子的內容,
非重點。D 項:“社會公正”只是規則的作用的一方面,沒有提到文段的核心話題“競爭”。
5.一些美好的習俗被發揚光大起來,一些古老的風習被賦予了嶄新的內容,F在我們也
燃放爆竹,但是誰想到那和“驅儺”之類的迷信有什么牽聯呢?現在我們也貼春聯,但是有誰
想到“歲月逢春花遍地;人民有黨勁沖天”“躍馬橫刀,萬眾一心驅窮白;飛花點翠,六億雙
手 繡 山 河 ” 之 類 的 春 聯 , 和 古 代 的 用 桃 木 符 辟 邪 有 什 么 可 以 相 提 并 論 之 處 呢 ?
___________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古老的節日在新時代里是充滿青春的光輝了
B.農歷過年的各種風習,是我們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形成的
C.這一切是和許多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巧匠絕技和群眾的美學觀念密切聯系起來的
D.我們現在有些過年風俗,一直可以追溯到一兩千年的史跡中去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橫線處的上下文語境。橫線在最后,需要對整個上文進行總結。
文段首句提到觀點“一些美好的習俗被發揚光大起來,一些古老的風習被賦予了嶄新的內容”
即提出古老習俗有了新內容、得到新發展了,之后通過列舉“燃放爆竹”“貼春聯”的例子來論
證古老習俗的新發展。最后在尾句對舉例論證部分進行總結,與首句相呼應,構成“總—分
—總”結構,橫線所在句子表達古老習俗得到新發展的意思。
第二步,對比選項。A 項“在新時代里是充滿青春的光輝”能夠表達古老習俗得到新發展
的意思,符合上述語境。
因此,選擇 A 選項。
6.①鄉村的好家風越多,鄉村文明才有厚德的土壤
、谕瑫r,好家風也能為更多人創造人生出彩的機會,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酆眉绎L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僅可以讓仁義忠孝、尊老愛幼的家族文化和淳樸民風代
代相傳,而且能有力強化鄉風文明的“內核”
、軅鞒泻霌P優良家風是鄉風文明建設的“牛鼻子”
、葑ズ眉绎L傳承與建設,就是抓住了鄉風文明的“牛鼻子”
、藿ㄔO文明鄉風,不單是基礎設施建設要跟上,更要以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弘揚優秀傳
統文化為抓手,全面提升鄉村文明素質
將以上 6 個句子重新排序,語序正確的是:
A.⑥④①③②⑤
B.⑥④⑤③②①
C.④⑤③②①⑥
D.④⑥③②①⑤
【答案】D
【解析】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④句引出話題“家風”和“鄉風”,并介紹了
兩者的關系。⑥句具體介紹建設鄉風要注重家風。④更適合做首句,排除 A 項和 B 項。
第二步,對比 C 項和 D 項。④后邊為⑤和⑥,都是在圍繞“家風”和“鄉風”來論述,無
法辨別。繼續觀察兩個選項,③②①都捆綁在一起,且都是在具體闡述好家風對鄉風建設的
意義,不同點在于⑤和⑥,C 項以⑥為尾句,D 項以⑤為尾句。對比兩個句子發現,⑤句“抓
好家風傳承與建設,就是抓住了鄉風文明的‘牛鼻子’”,更側重于對前文的總結,作為尾句,
首尾呼應,使整個文段構成“總—分—總”的結構。而⑥句是具體闡述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弘
揚優秀傳統文化對鄉風建設的意義,較⑤而言不適合做整個文段圍繞“家風”的總結,排除 C
項。
因此,選擇 D 選項。
7.青春洋溢、風華正茂之時,正是人生之路起步的關鍵處,這個階段得打好基礎、抓好
養成。作家柳青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
時候。”人生是單行道,起步錯了難免繞彎路、走遠路。上好人生的第一課,確立好人生的
起跑線、基準線,才能讓起跑成為起飛的開始。
與這段話蘊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A.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B.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C.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D.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青春期是人生起步的關鍵處,需要在此時抓緊
提升自己。然后援引作家柳青的觀點論證青春期的關鍵作用。最后進一步強調在青春期這個
起步階段要打牢基礎。文段是“總—分—總”結構,重在強調要在青春期為人生打牢基礎。
第二步,對比選項。D 項“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意為鑿井的人從挖很淺
的土坑開始,而成極深的井,強調做事情重視初始的細微,在細微之處不斷積累,終有大成
就。與文段在人生的初始階段——青春期打牢基礎做積累這一哲理吻合。
因此,選擇 D 選項。
【拓展】A 項:“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為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
顯的,如果要想認識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質,就得用自己親身的實踐,去探索發現。強調
實踐的重要性,不符合文段哲理。B 項:“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
的人雖然一時被小人陷害,歷盡辛苦之后,他的價值還是會被發現的。不符合文段哲理。C
項:“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意為白天我要開懷痛飲,放聲縱情歌唱,明媚春光
和我作伴,我好啟程還鄉。不符合文段哲理。
8.“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這絕不是空洞
的口號。從汶川地震的志愿者行動,到北京奧運的火炬傳遞,從反疆獨反藏獨的驚天怒吼,
到“一帶一路”的青春揮灑,這一代年輕人有著極強的民族自信心和國家榮譽感,時代也需要
我們用堅實的肩膀扛起民族復興的重任。不管是身處象牙塔的年輕大學生,還是扎根基層的
青年村官,抑或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只要盡心做好本職工作,又何嘗不是在為國
為家添磚加瓦?把個人夢想匯入時代洪流,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共振,我們一定能“肩茲
砥柱中流之責任”,讓人生的色彩更加絢爛。
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
A.青春的底色永遠是奮斗
B.讓青春因夢想而激揚
C.讓青春因拼搏而精彩
D.讓青春因奉獻而厚重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用觀點,提出人生理想只有融入國家和民族事
業才能成就人生。然后通過汶川地震、北京奧運、反疆獨反藏獨、一帶一路提出青年人要扛
起民族復興的重任。尾句再一次強調了要將青春融入時代,要有家國情懷,要體現責任擔當。
文段結構是“總—分—總”結構。主旨句為首尾句,主要講的是我們要將自己人生理想和青春
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要有奉獻精神。
第二步,對比選項。D 項“讓青春因奉獻而厚重”對應“把人生理想和青春融入國家和民
族的事業中”,適合作為文段的標題。
因此,選擇 D 選項。
四、分總分結構
理論知識
闡述現狀(背景鋪墊)——提出觀點(解決問題)——解釋說明
重點是觀點或對策
適用題型:
重點在文段的中間位置。適用:主旨概括、意圖判斷、標題選擇、語句填空、下文推斷。
必會題型
1.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復興,都是從總結自己的遺產開始的。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我國
各族人民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財富,留下了大量文物遺存。歷史文物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物
質載體,記錄著我們歷史的光輝過去,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承載著我們民族
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保護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的
必然要求。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力度,讓我們的城市建筑更好地體現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
代風貌,有助于我們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凝聚偉大民族精神,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正確的精
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民族文化復興的途徑
B.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
C.城市規劃要富有特色
D.文物保護的深遠意義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三句為背景鋪墊,主要介紹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在
民族文化傳承中地位和作用。第四句為文段的主旨句,指出“保護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是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后文是對主旨句的論證,介紹了保護
文物對城市建筑、實現民族復興的好處。文段為分-總-分結構,意在強調保護歷史文物和文
化遺產的意義。
第二步,對比選項。D 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作者意圖。A 項“民族文化
復興的途徑”文段并沒有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A 項。B 項“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為主旨句
之前的內容,偏離重點,排除 B 項。C 項“城市規劃要富有特色”文段并沒有提到城市規劃,
無中生有,排除 C 項。
因此,選擇 D 選項。
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發展迅速,2010 年產值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
國。不過,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制造業發展的困難增加,亟需轉型升級。據統計,我
國制造業 31 個行業大類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金屬制品業等傳統行業占比高達 86%,高
端產品供不應求,無效和低端產品嚴重過剩,供需兩側錯配矛盾突出。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我國制造業:
A.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態勢
B.亟需轉型升級
C.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繁重
D.存在大而不強的特征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快速發展的背景,
之后舉例論證。緊接著通過“不過”轉折,指出制造業發展的困難增加,亟需轉型升級。第三
句“據統計”進一步論證主旨。文段為“分—總—分”結構,第二句為文段重點。
第二步,對比選項。B 項為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 B 選項。
【拓展】A 項:對應轉折前內容,非重點,排除。C 項:對應文段結尾例子部分,非重
點,排除。D 項:問題表述內容,非重點,排除。
3.戲曲之舞追求氣韻生動、興味蘊藉,獨立成章的舞段雖不多,卻有極為完善的審美規
范,體現為眾多程式技巧,有相應的評判標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規矩”。當我們想把某種
舞蹈引入戲曲時,首先應考慮這種舞蹈于戲曲是否合適。曾有人用舞劇《絲路花雨》的舞姿
造型改造京劇《天女散花》,好像很貼近主題,不想天女的輕盈飄逸之態盡失,反顯笨拙。
從石窟壁畫復原的“敦煌舞”在身形、力量、技巧方面的要求,均與戲曲之舞不同,當后者的
“擰、傾、圓、曲”被替換為“雙手平托、出胯沖身成三道彎”的基本體態時,戲曲的味道也就
蕩然無存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不是所有舞蹈類型都適合戲曲
B.過多的舞蹈會破壞戲曲的韻味
C.引入戲曲的舞蹈應該符合戲曲的審美特質
D.“規矩”是戲曲之舞與其他舞蹈融合的鴻溝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頭通過轉折“卻”引出戲曲之舞要有相應的評判標準,
有“規矩”,接著提出觀點“把某種舞蹈引入戲曲時,首先應考慮這種舞蹈于戲曲是否合適。”
接下來用兩部舞劇來舉例論證。文段行文結構為“分—總—分”。
第二步,辨析選項。A 項“舞蹈類型”與主旨句無關。B 項為問題表述項,與主旨句內容
不符。D 項“戲曲之舞與其他舞蹈融合”無中生有。C 項“舞蹈應該符合戲曲的審美”為文段重
點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 C 選項。
4.西方經典說,文學是一朵金薔薇,由無數的金子碎屑合成!都t樓夢》無疑是中國文
學的“金薔薇”,而細節正是形成金薔薇的那些碎金屑。它龐大豐富的內容,都是通過細節來
表達的。當一個人要告訴另一個人:《紅樓夢》這書好在哪里,為什么會百讀不厭,書里的
人物如何使人感動,作者的意圖怎樣含蓄、巧妙地傳達……就要帶著那另一個人去領略細節,
回味對話,感受心靈的悸動。就像一座大觀園,須要開門后一處處走來,一亭一院進去,一
草一木賞過,才能知道這園子如何精美,如何曲徑通幽。
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
A.細節的芳香
B.心靈的悸動
C.金薔薇的魅力
D.品味《紅樓夢》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援引西方經典,說明文學“由無數的金子碎屑
合成”。第二、三句提出觀點,指出《紅樓夢》豐富的內容都是通過細節來表達的。接下來
通過舉例具體論證《紅樓夢》中細節的魅力。分段是“分—總—分”的脈絡,重點強調《紅樓
夢》中的細節給作品帶來的美好。
第二步,辨析選項。A 項“細節的芳香”與文段話題一致,適合做文段的標題。B 項“心
靈的悸動”在舉例中出現,非重點,排除 B 項。C 項“金薔薇”是對文學的比喻,不是文段論
述的重點話題,排除 C 項。D 項話題范圍過大,沒有點明“細節”這個核心話題,排除 D 項。
因此,選擇 A 選項。
5.有人是“早起鳥”,有人是“夜貓子”,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生物鐘。生物鐘是體
內控制日常生物節律的系統,幫助調整人體 40%左右的基因活動,睡眠、進食、體溫、血
壓等的“節奏編排”均與之相關。測量人體生物鐘的常用方法是監測人體內褪黑素濃度的變化,
不過此法要求研究對象長時間坐在暗室,每隔大約一小時采集一次血液或唾液的樣本。目前,
多國科研人員正嘗試開發快速檢測人體生物鐘的新法,以期更好地了解人體,保障健康。研
究人員表示,生物鐘紊亂與糖尿病、心臟病、抑郁癥等多種疾病相關,如能找到檢測人體生
物鐘的簡便方法,將有助于人們更好地了解并治療這些疾病。
上述文字重在強調:
A.每個人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生物鐘
B.研究生物鐘可助于人們更好了解疾病
C.科研人員正探索人體生物鐘檢測新法
D.生物鐘系統有助于調整人體基因活動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二句話為文段引入話題的句子,強調每個人都
有自己獨特的生物鐘,同時指出生物鐘具有調整人體基因活動的功能。緊接著第三句話描述
了測量人體生物鐘的常用方法及操作難度,即提出測量生物鐘的方法目前存在的問題。第四
句話針對上述困難重點強調了多國科研人員正在嘗試快速檢測人體生物鐘的新法,以期更好
地了解人體生物鐘,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最后一句為援引觀點,通過研究人員的表述再次
強調如果找到了檢測人體生物鐘的簡便方法,就能更好地了解并治療相關疾病。文段為“分
—總—分”結構,第四句為文段主旨句,即為解決問題的對策。
第二步,對比選項。C 項對應文段重點句。
因此,選擇 C 選項。
6.心理學教授丹•麥克亞當斯曾在一次訪談中形象地描繪道,“一個人的人格,就像是被
種種人生故事包覆著的氣質性格”。每個人所經歷的人生故事,都在其內在人格特征中留下
不一樣的痕跡,所以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在茫茫人海,熟識你的人能夠一眼就認出你,
正是因為每個人的認知、情感和行為都有其特有的模式,這些特征的總和構成了一個人獨特
而又穩定的人格。
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
A.茫茫人海中,只有一個獨特的你
B.正是你的性格決定了你的命運
C.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是真的
D.人生故事,展現了故事中的人生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援引心理學教授的觀點,接著指出每個人經歷的人
生故事都在人格特征中留下不一樣的痕跡,并通過“所以”引出結論,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
的,最后對觀點進行解釋說明。文段為“分—總—分”結構,“所以”之后是重點,強調每個人
都是獨特的。
第二步,對比選項。A 項是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適合做文段標題。
因此,選擇 A 選項。
【拓展】B 項:“性格決定命運”文段未提及。C 項和 D 項:均沒有提到獨特性。
7.專家認為,近視一旦發生,不可逆轉。特別是在低年齡階段發生近視的孩子,更容易
變成高度近視,導致視力損傷。而戶外活動是最簡單的預防近視方式,充分接觸陽光可以有
效地保護視力。每天 2 小時、每周 10 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使青少年的近視發生率降低
10%以上。這主要因為太陽的光照強度比室內光照強度高數百倍,光照越強,多巴胺釋放量
越多,而多巴胺能抑制近視的發生發展。高強度光照一方面可使瞳孔縮小、景深加深、模糊
減少,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抑制近視的作用。
這段文字重在說明:
A.低齡近視是光照弱引發的視力損傷
B.太陽光照能有效抑制近視發生發展
C.光照強度與近視發生率呈現負相關
D.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紹孩子在低齡階段近視的危害,接著指出“通
過戶外活動充分接觸陽光可以有效地保護視力”,并于下文通過數據具體說明“戶外活動可有
效降低近視率”。文段后半部分詳細解釋“戶外活動接觸陽光能有效地保護視力”的原因。文
段為“分—總—分”結構,重點說明“戶外充分接觸陽光能有效地保護視力”。
第二步,對比選項。D 項是對文段主要內容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 D 選項。
8.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人們考慮到地理、氣候、動植物資源等因素是完全正確的。
但在祿豐古猿、東方人、元謀人生存的區域內有豐富的鹽澤,不能不促使我們去思考鹽在從
猿到人進化中的作用。吃熟食易消化,促進原始人類的進步;古猿食鹽促進食物消化,促進
營養合成,增強古猿體質,從而提高了古猿的生存能力,促進了古猿的進化,也是合乎邏輯。
這段文字意在:
A.分析原始人類進化的原因
B.強調鹽在古猿進化中的作用
C.對比鹽與火對人類的影響
D.介紹考古研究發現的新成果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講述了猿在進化過程中,人們考慮地理、氣候、
動植物資源等因素的合理性。接著通過轉折關聯詞“但”,引出“在古猿生存的區域內有豐富
的鹽澤”,因此,人們不得不思考“鹽”在古猿進化中的作用。最后,具體證明“鹽促進食物的
消化及營養合成、提高古猿的生存能力、促進了古猿的進化”是合乎邏輯的。文段為“分—總
—分”結構,第二句為主旨句。因此,文段重點強調“鹽”在“古猿”進化中的作用。
第二步,對比選項。B 項為文段重點內容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 B 選項。
五、分分結構
理論知識
文段中無重點句,重點需要全面概括,并列加和或歸納共性,表述片面的選項排除。
適用題型:
文段無總句,需要對文段進行全面的概括歸納。適用:主旨概括、意圖判斷、標題選擇、
語句填空、下文推斷。
必會題型
1.西方學者提出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從其產生的客觀基礎而論,它是在科技飛速
發展,物質生活質量逐漸提高,人們日益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過渡的前提下而出現的一種
理論對現實的回應。這種回應的出現,一方面是客觀現實對理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西方
哲學、美學及文學藝術理論發展的必然規律。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
A.出現的時代背景及理論基礎
B.已獲得了各方面的廣泛認可
C.主要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D.與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紹了“在科技飛速發展,物質生活質量逐漸提
高,人們日益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過渡的前提下”,即“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產生的時代
背景。然后通過“是西方哲學、美學及文學藝術理論發展的必然規律”來說明其出現的理論基
礎。文段為“分—分”結構,主要論述了“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出現的時代背景和理論基礎。
第二步,對比選項。A 項是對文段內容的全面概括,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 A 選項。
2.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長租公寓企業在資本助力下搶占房源,對推高房租起了推波助
瀾的作用。另外,“資本公寓”也帶來金融風險,一些長租公寓企業為了獲得資本杠桿來爭奪
房源,引導甚至騙取租戶進行租房分期貸款,這類金融產品不僅沒有穩定產權擔保,杠桿率
也極高,存在較大風險。在資本的裹挾下,一旦長租公寓企業在租賃市場上形成壟斷地位,
房租上漲將更加難以約束。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長租企業的問題會影響房租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B.我國目前的房屋租賃市場發展還很不規范
C.相關部門需要出臺政策約束房租過快上漲
D.無序競爭的長租市場會帶來金融風險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頭指出長租公寓企業的兩方面問題:推高房租和帶
來金融風險。尾句再一次提出,一旦長租企業在租賃市場上形成壟斷地位,房租上漲將更加
難以約束。文段為“分—分”結構,主要強調長租企業的問題可能會影響房屋租賃市場的健康
發展。
第二步,對比選項,A 項是對文段的全面概括,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 A 選項。
【拓展】B 項:擴大主體范圍,文段主要強調“長租公寓企業”,非“我國”和整個“房屋
租賃市場”。C 項:“相關部門”無中生有,且“約束房租過快”只針對文中的問題之一。D 項:
表述片面,“金融風險”只是長租企業帶來的問題之一。
3.生活中,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戰勝面臨的苦
難;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淡泊名利,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
們,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取健康、幸福和財富。
以上這段文字告訴我們:
A.人與人之間千差萬別,但心態決定人生
B.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他的心態
C.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
D.你不能控制環境,你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話以分號引導的三個并列分句論述生活中“一個好
的心態”可以使人“樂觀豁達”“戰勝困難”“淡泊名利”。第一句話和第二句話又構成并列關系,
分別從“生活中”“人類幾千年歷史文明史”兩個方面論述“好心態”的作用。文段結構為“分—
分”,概括兩句話的共性可以得出文段重點論述“好心態”的作用。
第二步,對比選項。D 項是對文段的全面概括。
因此,選擇 D 選項。
4.20 世紀 30 年代,一個英國學者曾根據自己的研究結果預測,世界范圍內將發生嚴重
的銅資源短缺,F在的情況是,美國地質調查局在地質勘探后推算,地球地表的銅資源儲量
至少可達 30 億噸,可供人類使用 18.5 萬年。隨著人類勘探技術的提高,這個數字在未來還
有可能繼續攀升。
這段文字最適合的標題是:
A.不斷改正錯誤科技才能進步
B.地球銅資源遠未枯竭
C.銅資源短缺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D.權威學者也會犯大錯誤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講了 20 世紀 30 年代英國學者對銅資源的預測:銅
資源將發生嚴重短缺;然后介紹了現在的情況:推算銅資源儲量巨大;最后指出:銅資源的
推算儲量有可能繼續攀升。文段結構為“分—分”結構,主要講的是銅資源的儲量是極其豐富
的。
第二步,對比選項。B 項“銅資源遠未枯竭”能夠體現銅資源的儲量豐富,符合文段大意,
適合作為文段的標題。
因此,選擇 B 選項。
5.天壇由于天地合祀,故內外垣墻皆前方后圓,主要建筑皆為圓形,而圜丘外遺墻和祈
年殿外垣墻皆為方形,象征天圓地方。天壇內外垣墻內遍植槐柏,一片綠海,摒除視野的一
切干擾。置身圜丘,仰望蒼天,環視綠色大地,肅穆的氛圍,引向皇權神授,天地人合一,
人與天地對話的境界。祈年殿中四柱象征四極,內外雙列十二柱喻十二月及十二時辰。頂棚
高聳,龍蟠藻井。祭祀時香煙飄渺,樂聲齊鳴,加強了對上天的崇敬與信仰。
這段文字主要是介紹了天壇的:
A.建筑意境
B.藝術風格
C.布局特點
D.設計理念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客觀描述了天壇的建筑特點:有圓有方。接著描述了
天壇內外垣墻遍植松柏給人的主觀感受:“置身圜丘,仰望蒼天……天地人合一,人與天地
對話的境界”。接下來文段繼續客觀描述祈年殿的建筑特點及理念,再次闡述了這種建筑特
點和設計理念給人的主觀感受:“加強了對上天的崇敬與信仰”。文段為“分—分”結構,重點
是天壇建筑給人的主觀感受,即“天地人合一及人對上天的崇敬與信仰”。
第二步,對比選項。A 項“意境”能夠體現文段強調的主觀感受,與文段主要內容一致。
B 項、C 項和 D 項均未論及人的感受。
因此,選擇 A 選項。
6.在陳列館里,有一只名為“西班牙公主”的船舶模型上雕刻著這樣的文字:本船共計航
海 50 年,其中 11 次遭遇冰川,有 6 次遭海盜搶掠,有 9 次與另外的船舶相撞,有 21 次發
生故障拋錨擱淺。陳列館的一面墻上,是對上千年來造船廠的所有出廠的船舶的概述:造船
廠出廠的近 10 萬只船舶當中,有 6000 只在大海中沉沒,有 9000 只因為受傷嚴重不能再進
行修復航行,有 6 萬只船舶都遭遇過 20 次以上的大災難,沒有一只船從下海那一天開始沒
有過受傷的經歷……
與這段文字主旨無關的名言是:
A.對于不屈不撓的人來說,沒有失敗這回事
B.對勇氣的最大考驗,就是看一個人能否做到敗而不餒
C.人的一生就是進行嘗試,嘗試得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D.人生的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于能夠屢仆屢起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用一系列的數據向我們展示了名為“西班牙公主”的這
艘船在 50 年的航海過程中,遭遇了很多次挫折和失敗。第二句話又用一系列的數據展示了
上千年來所有出廠的船舶中,很多船都有過很多次受傷的經歷。整個文段是“分—分”結構,
提煉前后兩層意思的共同點,強調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氣餒。
第二步,對比選項。C 項強調“嘗試”與“美好”,與文段強調的“挫折和失敗”,話題不一
致,題目要求選擇與主旨無關的選項。
因此,選擇 C 選項。
7.歌德評價帕格尼尼“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巴黎人為他的琴聲陶醉,忘記了
當時正在流行的霍亂。在維也納,一個盲人聽到他的琴聲,以為是一個樂隊在演奏,當得知
這只是一個叫帕格尼尼的意大利人用一把小提琴奏出的聲音時,盲人大叫一聲:“這是個魔
鬼!”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帕格尼尼:
A.火一樣的激情
B.魔鬼般的演奏
C.超強的模仿力
D.高超的表演力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講歌德評價帕格尼尼“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
魂”,接著講巴黎人被帕格尼尼的琴聲深深陶醉,最后講維也納的一個盲人聽了帕格尼尼的
琴聲,評價“這是個魔鬼”。文段為“分—分”結構,全面概括就是在說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
效果很好,即表演能力高超。
第二步,對比選項。D 項是對文段內容的全面概括,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 D 選項。
8.我國關于云的正式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應同》將
云分為四類:山云、水云、旱云、雨云。秦漢時期民間還記錄了各種不同的云圖,至于更為
細致的劃分和命名,古人依照的也是云彩外觀、位置、顏色及其動態特征。例如《史記》中
記載的“慶云”是指顏色,象征祥瑞的云;《升庵全集》中的“犁頭云”指的是臺風前移動迅速
的云片;《西京雜記》中“矞云”是指絢麗的高積云。我國自古是農業大國,看云識天氣有著
重要意義,古代的這些云彩命名更多是為農事生產生活服務的。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的是:
A.古代中國對云的命名
B.古代中國記載云的文獻史
C.看云識天氣對古代農業生產的意義
D.古人對云這種天氣現象的認識過程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半部分按照時間脈絡介紹了有關云的記載。首先提
到我國關于云的正式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接著介紹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對云的分
類和命名。尾句側重強調“古代的這些云彩命名更多是為農事生產生活服務的”。文段是“分
—分”結構,論述話題是“古代對于云彩的命名”。
第二步,對比選項。A 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 A 選項。
【拓展】B 項:圍繞舉例部分論述,非重點。C 項:只圍繞尾句,且沒有涉及核心話題
“云的命名”。D 項:“認識過程”無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