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3 11:17:18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主旨觀點題是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中非常重要的題型,也是讓考生非常頭疼的題型。每次做到這類題目時,大家往往會覺得題干太長了無從下手。其實,大家在把握文段基礎上,如果能結合關鍵句,解題會更加方便。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其中一類關鍵句——對策句。接下來華圖教育通過一道題帶大家來體會一下。
例1:《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真正實現了“有意義”與“有意思”的融合,人們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增進了感情,實際上,“詩詞綜藝熱”的出現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正如語文教育專家所說,這一熱點與當代國人強烈呼喚傳統文化回歸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是國人文化自信的體現。在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優秀傳統文化依然有著自己的受眾,其關鍵就在于有沒有人去做傳播工作,能不能創新傳播形式,做到既有趣味又有內涵。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詩詞綜藝熱”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回歸
B.當代國人的文化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C.中國文化自信有著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D.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需要加大創新力度
【華圖解析】D。本題考查文段主旨。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分析文段內容,確定文段主旨,其次,分析選項表述是否與原文一致,最后,對于與原文一致的選項再判斷其是否符合文段主旨。文段首先指出《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的意義;然后說明“詩詞綜藝熱”的出現與當代國人強烈呼喚傳統文化回歸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最后通過對策指出文段重點,即傳統文化本來就有自己的受眾,關鍵在于有沒有人去做傳播工作,能不能創新傳播形式,做到有趣味又有內涵。故文段的重點在尾句的對策,接下來看選項。A項,“詩詞綜藝熱”并非文段重點,文段重在強調“中國傳統文化”,排除。B項,“多元化”文段未體現。C項“深遠的歷史”文段未體現。D項是對文段主旨的同義轉述。故本題選D。
此題的關鍵點在于尾句中的對策,這也就提示大家,如果在接下來做題中發現文段確實有明確提出對策,那么對于對策句一定要重點關注。
例2:就書法而言,漢碑和漢簡之間是有區別的,漢碑是書丹以后刻出來的,再拓成墨拓,漢簡則是用毛筆直接在竹木簡上寫出來的。由此產生書寫態度方面的區別:碑的書寫是正式的,其文辭、內容、字體甚至書寫與刻制的過程,都非常嚴謹;漢簡的書寫則是真實書寫的體現,書寫者往往處于放松狀態,沒有必須寫好的壓力與負擔。書法“無意于佳乃佳”,漢碑的整飭與漢簡的率意,在審美上各異其趣,漢簡書法對今天的啟發更多的是那種率性而書、自然而然的態度。在學習古代書法作品時,要了解這種不同,從而更好地把握住各自的特征。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書寫狀態對書法風格有直接影響
B.漢碑和漢簡是不同書寫風格的代表
C.如何正確認識漢碑和漢簡的書法價值
D.書法作品是書寫工具與書寫行為的綜合體
【華圖解析】A。文段首先指出漢碑和漢簡在書寫方式上是有區別的,接著說明這種書寫方式的差異決定了書寫者在書寫態度上的差別,即漢碑的書寫方式是正式的,因此書寫態度非常嚴謹,而漢簡的書寫是真實書寫的體現,因此書寫者往往處于放松的狀態。然后又指出兩種不同的書寫狀態造就了漢碑與漢簡的不同風格,使其審美各有各的特點。最后進行總結,我們在學習古代書法作品時,需要了解“這種不同”,即不同的書寫狀態影響不同的書法風格,才能更好地把握各自的特征。A項體現了書寫狀態對書法風格的影響,是對文段重點的準確概括。B項,文段并未介紹漢碑和漢簡分別代表了哪種書寫風格,該項無中生有,排除。C項,文段重點介紹漢碑和漢簡在書法風格上的不同,并未體現兩者的“書法價值”。D項,“書寫工具”僅對應文段首句內容,非文段重點,排除。故本題選A。
通過上述題目的練習,大家需要意識到,主旨類題目,在我們對文段有一定把握的基礎上,如果文段中出現某些關鍵句,比如對策句,也是可以去重點關注的,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來選擇正確答案。類似的關鍵句除了對策句之外還有假設句、條件句、設問句等,華圖教育希望大家在備考時能夠保持對此類關鍵句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