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 10:30:48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主旨觀點題是行測片段閱讀中的的常見題型,占比較大,非常重要。這個題型主要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需要考生判斷作者的意圖。今天華圖教育就帶大家來了解一類引出作者意圖的句子——對策句。
所謂對策句,一般就是在文段中,前文圍繞某事件做出分析論述其產生的背景或問題危害,后文作者給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作者的意圖是在解決問題的對策上,F在我們一起來看一道相關例題。
【例題1】我國社會管理工作范式經歷了從社會治安到社會管理再到社會治理的轉變。粗放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差不多”“馬馬虎虎”“大概也許可能”等思維方式使社會治理 存在著標準化程度低、群眾工作不到位、社會事業服務表面化等一系列問題。傳統粗放式、經驗化社會管理已經無法滿足時代需求,必須加快向精細化社會治理轉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一個有力證明。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傳統的粗放式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B.我國社會管理工作范式的發展歷程
C.全面深化改革目標形成的重要原因
D.精細化社會治理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答案】D
【華圖解析】文段首先簡要介紹我國社會管理工作范式所經歷的轉變;接著指出粗放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最后進行總結,得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傳統的粗放式管理已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必須加快向精細化社會治理轉型。D項是對總結句的同義轉述,當選。A、B兩項偏離文段重點,排除。C項文段未涉及,排除。故答案選D。
通過題目分析發現,文段尾句通過對策句體現作者的意圖,這正是我們要重點關注的句子,常見對策句的關鍵詞:必須、應、需、要、亟待等。
我們再來練習一道題目。
【例題2】客觀而言,在脫貧攻堅戰中,雖然一些地方探索出了農民入股合作社當股東分紅的經營模式,但由于農民是個體分散入股,在合作社中也只是小股東,各類決策經營權 都由合作社說了算,農民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發揮不明顯,積極性也不是很高。改變這種狀況,需要集體經濟組織出面,整合各類資源要素,比如各類“三農”資金、土地資源以及其他閑置資源等,以集體經濟組織的名義加入專業的合作社,從而增加農民的話語權和經營決策權,更有效地維護農民的利益。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農民在合作社中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B.當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主要途徑
C.在合作社中引入集體經濟組織的意義
D.專業合作社在整合資源要素中的作用
【答案】C
【華圖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脫貧攻堅戰中,農民入股合作社當股東分紅的經營模式本身存在的局限,即農民在合作社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發揮不明顯,農民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然后對此提出對策——通過集體經濟組織出面,整合各類資源要素,以集體經濟組織的名義加入專業的合作社,并說明其帶來的積極影響。由此可知,文段為“分析問題+提出對策”的行文結構,對策部分為文段論述重點,即應讓集體經濟組織加入合作社以維護農民利益。C項表述與此一致,當選。A項,側重問題表述,不是文段對策內容,非文段重點,排除。B項,“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主要途徑”文段未提及,不是文段意在論述的內容,排除。D項,文段重點論述的是“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非文段重點,排除。故本題選C。
通過這兩道例題,希望同學們能夠對“由對策句引出作者意圖”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并且在接下來練習題目時順利掌握這類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