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 10:34:41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主旨觀點題在行測考試中是重點題型。想要做好這類題型,我們需要熟悉掌握常見的文段類型。今天就來看看對同學們來說花費時間比較多的一種行文脈絡——并列文段。
當材料中出現一些并列文段的標志,比如并列詞、結構一致的短語和標點符號,我們可以勾畫一下,注意上下文的句間關系,分析文段是否屬于并列文段。
如果是并列文段,我們可以分析句意,總結出材料的主旨觀點。并列文段常見行文如下:
第一種:文段是圍繞同一話題不同方面展開論述的,需要對不同的方面進行歸納概括。
第二種:文段是不分主次地并列不同的事例,需要對不同的事例進行提煉共性。
我們一起下面兩道例題:
【例題1】從頂層設計上看,我國工匠精神培育建設需立足于搭建協同保障平臺、開展不同主體間的多元對話、構建產教研協同發展機制以及強化職業院校精神培育功能。從協同發展的視角看,我國工匠精神的培養主體亟須根據自身的角色定位與職能屬性,強化市場管理制度,培育高品質消費市場,不斷完善技術技能人員薪酬體系,構建職業院校、實訓中心、企業三站式互動機制。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我國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策略
B.我國工匠精神培育的頂層設計
C.必須強化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管理
D.搭建協同平臺是工匠精神培育重心
【華圖解析】A。題干中有結構一致的短語,第一句主要介紹了培育工匠精神從頂層設計方面應該怎樣做,第二句介紹了培育工匠精神從協同發展的角度應該怎么做。故文段屬于圍繞同一話題的不同方面展開論述的,屬于并列結構,需要歸納概括。文段意在說明我國培育工匠精神在頂層設計和協同發展兩個方面該采取哪些措施。對應A。B、D兩項僅提及第一個層面,且D項的“重心”無中生有;C項只能對應第二個層面,概括不全面。故本題選A。
【例題2】在古羅馬帝國,當古羅馬人不再是至高無上的族群,帝國的控制權轉移到了由多民族精英組成的群體,伊利里亞人、高盧人和迦太基人繼續傳承和發揚著古羅馬文化;在伊斯蘭帝國,當阿拉伯人失去對伊斯蘭世界的控制權,埃及人、伊朗人和柏柏爾人繼續發揚著穆斯林文化;對歐洲帝國主義而言,當歐洲人失去了對全球的控制權,西方文化對印度人與非洲人的融合、滲透也不言而喻。
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帝國的建立者失去主導地位后,他們創立的文化仍會得到傳承
B.帝國的統治精英所傳播的文化理念常常具有普遍和包容的特性
C.文化的多元性使帝國能夠在單一的政治框架下納入不同的種族
D.帝國對不同族群和人種的統治力主要體現在文化層面的控制上
【華圖解析】A。文段中出現了分號,第一句介紹了古羅馬帝國的古羅馬人失去控制權后,其他人繼續傳承古羅馬文化;第二句介紹了阿拉伯人失去對伊斯蘭世界的控制權后,其他人繼續發揚伊斯蘭文化;第三句介紹了歐洲人失去對全球的控制權后,西方文化仍在與各地文化相融。故文段是不分主次地并列不同的事例,需要提煉共性。因此,文段的主要意思是某個地區曾經的統治階級失去統治地位后,其曾經建立的文化仍在被傳承,A項與之一致。B項強調統治精英所傳播文化的特性,C項強調文化多元性的意義,D項強調文化層面對族群和人種的控制,均未體現文化的繼承。故本題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