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14:30:28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同學們,回顧過去幾年的省考考題,航天成就知識出鏡率很高,而且在過去一年中,我國航天捷報頻出,那么今年參加省考的你有沒有掌握這個知識點呢?今天圖圖帶你一起看看吧。
一、載人飛船系列
世界第一艘 |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飛上太空。蘇聯航天員加加林成為世界上進入太空飛行的第一人。 |
神舟一號 |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第一次測試飛行,成功實現天地往返。這為中國載人飛船上天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 |
神舟五號 |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升空,首次載人飛行,承載的宇航員是楊利偉,成功圍繞地球十四圈。 |
神舟六號 |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升空,首次進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飛行,承載的宇航員是費俊龍和聶海勝。 |
神舟七號 |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升空,首次承載三名宇航員進入太空,承載的宇航員是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成功進行出艙活動(又稱太空行走)。 |
神舟八號 |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升空,后與天宮一號成功實施首次交會對接任務,成為中國空間實驗室的一部分。 |
神舟九號 |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升空,后與天宮一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承載的宇航員是景海鵬,劉旺,劉洋。 |
神舟十號 |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升空,后與天宮一號對接,載人短期管理空間站,承載的宇航員是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 |
神舟十一號 |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升空,與天宮二號對接,為了更好地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承載的宇航員是景海鵬、陳冬。 |
神舟十二號 |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升空,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是“天和”核心艙的首批“入住人員”,并在軌駐留3個月。 |
神舟十三號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升空,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
神舟十四號 |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升空,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號乘組迎來神舟十五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完成“太空會師”。 |
神舟十五號 |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升空,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最后一次飛行任務,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將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主要任務有:驗證空間站支持乘組輪換能力,實現航天員乘組首次在軌輪換;開展空間站艙內外設備及空間應用任務相關設施設備安裝與調試,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進行空間站日常維護維修;驗證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常態化運行模式。 |
神舟十六號 | 2023年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相比以往乘組,神舟十六號乘組有3個特點: 一是“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3種類別的航天員類型; 二是“新”: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首次執行飛行任務; 三是“多”:航天員景海鵬第四次執行飛行任務,將是中國目前為止“飛天”次數最多的航天員。此前,航天員景海鵬先后參加過神舟七號、九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
神舟十七號 | 2023年10月26日,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乘組由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3名航天員組成,湯洪波擔任指令長。是空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發射的第二艘載人飛船。與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相比,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為適應任務需要,應急值守時間從6個月縮短到5個月。意味著研制團隊需要在更短時間內完成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準備工作,同時讓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轉入應急值守狀態。 |
二、空間站知識
空間站,又稱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航天器?臻g站分為單模塊空間站和多模塊空間站兩種。單模塊空間站可由航天運載器一次發射入軌,多模塊空間站則由航天運載器分批將各模塊送入軌道,在太空中將各模塊組裝而成?臻g站不具備返回地球的能力,外部必須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和對接艙,以保證站內電能供應和實現與其他航天器的對接。
中國空間站包括天和核心艙以及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整體呈T字構型,能夠容納3-6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建成后整體空間達到110立方米。
天和核心艙 |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艙發射。 |
天舟二號 | 2021年5月29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發射,天和核心艙迎來“太空快遞小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天舟二號的“快遞”包括生活物資、實驗儀器、航天服等。 |
神舟十二號 |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發射,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成為首批入駐中國空間站的航天員。 |
天舟三號 | 2021年9月20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發射。 |
神舟十三號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發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開啟了為期6個月的太空生活,創造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他們完成2次出艙、2次“天宮課堂”授課,以及多項科學技術實(試)驗等工作。 |
天舟四號 | 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發射,天舟四號的發射是我國空間站建設從關鍵技術驗證階段轉入在軌建造階段的首次發射任務。 |
神舟十四號 |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發射,中國空間站迎來陳冬、劉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員入駐。 |
問天實驗艙 | 2022年7月24日,問天實驗艙發射。問天實驗艙是空間站首個科學實驗艙。三名航天員在問天實驗艙里進行一系列空間實(試)驗、太空授課等活動;并通過問天氣閘艙成功出艙。 |
夢天實驗艙 | 2022年10月31日,夢天實驗艙發射,中國空間站三艙“T”字的基本構型完成。 |
天舟五號 | 2022年11月12日,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由長征七號遙六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并進入預定軌道。 |
神舟十五號 |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發射,成功對接空間站組合體,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進入中國空間站。 |
天舟六號 | 2023年5月10日21時22分,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發射取得成功。 |
神舟十六號 |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發射,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 |
神舟十七號 |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乘組由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3名航天員組成。 |
天舟七號 | 2024年1月17日,搭載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發射取得成功。 |
中國空間站任務三個階段 | ||||||
關鍵技術驗證階段 |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 | 空間站天和核心艙 | 天舟二號 | 神舟十二號 | 天舟三號 | 神舟十三號 |
在軌建造階段 | 天舟四號 | 神舟十四號 | 問天實驗艙 | 夢天實驗艙 | 天舟五號 | 神舟十五號 |
應用與發展階段 | 天舟六號 | 神舟十六號 | 神舟十七號 | 天舟七號 |
【練習-1】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9月21日由中國政府批準實施,代號“921工程”,是中國空間科學實驗的重大戰略工程之一。下列與之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2005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B.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中,景海鵬擔任飛船指令長,是第一位出艙活動的中國人
C.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
D.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知識。
第二步,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C項正確。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飛船在太空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選項中“2005年”說法錯誤,應該是“2003年”。A項錯誤。
B項:2008年9月25日至27日的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中,翟志剛擔任飛船指令長,是第一位出艙活動的中國人。2018年1月,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選項中“景海鵬”說法錯誤,應該是“翟志剛”。B項錯誤。
D項:神舟十七號乘組由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3名航天員組成,湯洪波擔任指令長。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選項中“西昌”說法錯誤,應該是“酒泉”。D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