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9 15:57:14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2024年公務員316省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結束了,考生對一些文段內容表述非同一般的題目一定記憶深刻,小編就來整理下這些“骨骼精奇”的題目吧。
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作為行測科目中比較變態的模塊,歷來是各位小伙伴頭疼的存在,尤其是邏輯填空題。不知道各位,答得如何呀?
但目前行測筆試已經塵埃落定,無論歡喜還是憂傷,每年省考行測的言語模塊總會有些題目讓考生眉頭緊皺。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2024年316省考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有哪些“骨骼精奇”的題目值得回味,一起來看一下吧!
(考生回憶)【例1】較早的飛機導航方式較為單一,受復雜地貌和空中不穩定氣流的影響,飛行員很容易迷失航向。例如1978年,飛行員杰伊·普羅奇諾駕駛塞斯納188型飛機,因機載自動定向儀損壞,被困在南太平洋上空陷入絕境。此時,一架載有88名乘客的客機恰好從附近經過。于是,上演了“大飛機找小飛機”的神奇一幕,堪稱現實版“__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緣木求魚
B.大海撈針
C.水中撈月
D.守株待兔
【入選理由】本題“骨骼精奇”之處在于它的選項,四個選項都是脫胎于寓言故事,這要求我們對這個成語故事所表現出來的道理了然于心。“緣木求魚”的原義是爬上樹去找魚,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對,必將勞而無功;大海撈針意思是在大海里撈一根針,比喻極難找到;水中撈月,指在水中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徒勞無功;守株待兔,指在樹根旁邊等著兔子撞上來,比喻死守經驗,不知變通,亦用以諷刺妄想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另外這道題考察雙引號的特殊含義用法,這幾個選項都可以表示不能成功的意思,帶入文段中都不太符合文意。我們要結合文段考慮選項的本來意思,在海上大飛機找小飛機,“大海撈針”更符合文意。
(考生回憶)【例2】2012年至2021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累計授權發明專利395.3萬件,年均增長13.8%,累計注冊商標3556.3萬件,年均增長25.5%。累計評出中國專利金獎310項,獲獎項目新增銷售額超過2.5萬億元。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累計2.19萬億元,年均增長13.7%,其中出口年均增長31.2%,超過進口增速近20個百分點。知識產權有力支撐了創新型經濟、品牌經濟、區域特色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發展。
這段文字旨在說明:
A.知識產權運用的效益快速增長
B.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持續深化
C.知識產權創新專利的數量上升
D.知識產權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入選理由】本題難度不大,但作為文段主體的內容幾乎全部是數字數據,與以往以文字為主的題目大有不同。如果不是看到了設問“這段文字旨在說明”,甚至會以為這是一道資料分析題。文段整體用了一系列數字數據來對我國的知識產權專利數量和取得的經濟效益進行說明,文段最后表明作者的觀點,對知識產權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對選項進行簡單排除即可得到正確答案。